第一百六十四章
敌人的果断撤退让德尔亲松了一口气,见敌人的重骑兵也开始有后撤的迹象,德尔亲忙下令让投掷手上前,随着投掷手的震天雷在敌人重骑兵队伍中炸响,拜伦军团的重骑兵部队彻底的被搅乱,完全没有了阵型和冲刺的空间,黑水军团的枪兵顺势而上,彻底的将黑水军团的重骑兵分割包围。见重骑兵战场已经没有了悬念,德尔亲连忙向克里夫的撤走的方向追去,敌人虽然损失了1万的重骑兵和大约1万多的步兵,但是这对于拜伦军团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虽然伤筋但并没有动骨,如果一旦让克里夫反应过来自己没有骑兵那么黑水军团很难抵挡拜伦军团的反戈一击,因此德尔亲一定要再次重创拜伦军团才行,一定要将敌人的士气彻底的击溃。
克里夫带领着拜伦军团的主力在轻骑兵的掩护下逐渐的撤退,他们走的并不十分的快,阵型也显得十分的集中,对于那1万重骑兵克里夫在听到震耳欲聋的震天雷的时候就已经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现在克里夫只希望重骑兵能够多抵挡一阵,使自己的主力能够全身而退,但是由于黑水军团的骑兵始终没有出现,克里夫始终不敢走的太快。大量的斥候被派到了部队的周围,一队五千人的重骑兵和1万人的轻骑兵始终准备着,对抗可能出现的敌人。当克里夫回头已经看不到自己军营内那熊熊燃烧的大火的时候,他的心才稳妥了一些,但同时他也疑惑为什么敌人的骑兵始终没有出现,如果说黑水军团的部队找不到他们,那打死他,他也不能相信的。想到这里克里夫问旁边的部下说:斥候有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其中一名将军回答说:大部分的斥候都没有发现敌人,现在还有两对斥候没有回来,暂时无法确定他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克里夫听后心中一紧,连忙问道:那个方向。听出克里夫语气中的急迫那名将军立刻回答说:在我们队伍的右侧。克里夫听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一下说:加派精锐斥候往这两个方向,一旦有异常立刻回报。那名将军立刻领命而去。斥候的消失给克里夫的心里以沉重的压力,两队斥候大约有50人。在黑夜中连个报信的人都没能回来,这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不是碰上超过自己本身几倍的人数,这些骑术高超经验丰富的斥候,是绝对不会连个报信的都回不来的。想到这里克里夫忙让一部分轻骑兵防护部队的右侧。
其实干掉拜伦军团斥候的正式德尔亲的近卫骑士,虽然他们只有500人,但是他们中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且作为军团长的近卫,他们配备着炎黄最为新式的武器,尤其是破神弩,这种连能力者都能射死的利器其威力之强大射程之远堪称恐怖,虽然这些弩并没有装备专门用来对付能力者的特质弩箭,不过对付普通的斥候却是绰绰有余。更何况近卫的人数还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即使不使用破神弩一样可以将敌人斩于马下。近卫的队长望着一地的尸体说:敌人还会派更多的斥候过来,人一多我们难免会有疏忽,待会我们分开两队,第一队只要20人走在前面,记住不要恋战,和敌人一接触就立即后撤,将敌人引来后我们在合力将其围杀。首领的命令立即被执行,20人的队伍很快脱离本队向前冲去。
很快他们就与循着痕迹而来的敌人斥候相遇,拜伦军团此次派到此的斥候多达200人,双方刚一碰面,近卫们非但没有后撤而是极速的向敌人冲去,只有两人脱离小队掉转马头先后方奔去,拜伦军团的斥候见敌人只有不到20人便肯定他们也是斥候小队,不过见到敌人有两人脱离小队向后奔去,一定是向后面的敌人去通报消息了。而迎面冲上来的18人肯定是来拖延时间的,对这18人的队伍这位带队的队长根本就没放在眼里,他连忙命令一对50人的部队来拦截迎面而来的18人,自己带队向逃跑的两人极速追去,不过他也不算太糊涂,在他的队伍中也有5个人向大部队奔去,毕竟将发现了敌人的情报报告是必须的,虽然只是敌人的斥候,但也必须要上报这是军令。德尔亲的近卫很快的和敌人拦截的部队相遇,面对2被于己的敌人这些近卫们丝毫没有任何的紧张,他们冰冷的目光紧盯着的是敌人撤走的那5名斥候,双方的相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结果却严重的出乎了拜伦军团斥候的预料,在双方的距离只有20米左右的时候,拜伦军团的士兵突然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经验丰富的斥候立即分别出这是弩箭发射时弓弦的震动声,随即前排的斥候纷纷跌落马下,几乎在眨眼间,整个失锋阵的锋头就消失了,不过作为斥候,他们都是一些经验丰富实力过人的老兵,同伴的牺牲并没有让他们悲伤和动摇,相反使他们的精神更为专注,能够从一场场的战斗中存活下来成为老兵,他们凭借的不是运气,就是这份不为外动的精神与专注,如果你在战场上精神稍有溜号,那么等待你的只有一个字“死”。在射出一轮弩箭之后近卫们手中都换上了精致的斩马刀,雪白的刀刃仿佛在这黑夜中都能散发出幽冷的寒光,俯身,出刀,双方的动作十分的相似,这是最为有利的轻骑接触动作,没有重骑兵那种蛮横霸道的撞击,轻骑兵的战斗更注重灵活与多变,但其危险程度比之重骑兵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与重骑兵那以力破巧的战斗方式不同的是,轻骑兵的战斗完全凭借的是速度、狠辣,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两军对垒中简直就是至理名言。轻骑兵的战斗可能在出手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生死只在一瞬之间便以注定。不过话说回来除去以上的总总因素,士兵的装备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尤其是现在这种双方的士兵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装备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德尔亲的近卫其装备的精良是毋庸置疑的,德尔亲作为皇帝的家臣,他的重要是外人所完全难以想象的,虽然他在军中的地位仿佛不高,但是就算是作为兵部总长的新德利也不敢小视德尔亲的地位。更何况德尔亲亲卫的装备都是按照皇家护卫的标准配备,其精良的程度堪称炎黄军中军团长第一人也不为过。因此双方虽然在人数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这场战斗的结果却正好相反。短短的20米的距离在轻骑兵的眼中不过就是一吸之间,双方的相遇迅速而坚决,刀出、血溅、人落仿佛一些都是注定的,同时又是突然的,注定的概念在德尔亲亲卫的心中不可动摇,就犹如他们那冰冷的眼神一般坚定,突然的是拜伦军团的斥候,他们不是比敌人的技巧差也不是力量不够,但是他们却输在了装备上,近卫骑士左手手臂上那面小小的圆盾,让他们手中的战刀仿佛变成了新兵用来训练的木刀一般,虽然他们用力的劈砍,但是在精良的圆盾面前他们手中的刀却失去了应有的威力,还有近卫骑士手中的中长度的斩马刀其威力更是惊人,双方的武器在相交的一瞬间,被崩段的一方永远都是拜伦军团的士兵,即便自己手中的武器没有断裂,但是上面那巨大的豁口已经让它失去了武器应有的价值。近卫骑兵18人的队伍已完胜的姿态迅速的将50人的拜伦斥候部队凿穿,然后一个漂亮的回旋再次向拜伦斥候冲来,但是这次冲锋近卫队内有3人已经迅速的脱离了队伍,向刚刚离开的那5名拜伦斥候追去。看到近卫骑士再次向自己冲来,拜伦斥候的队伍也毫不犹豫,也以同样略带弧度的回转,向迎面而来的近卫骑士冲来,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队伍已经在刚才的交锋中损失了15人而气馁,也没有因此有半点的犹豫,战,是此时他们心中的唯一的信念,杀,是他们此时唯一该做的事情。双方的战士没有喧哗没有怒喝没有惨叫,此时的战场上有的只是马蹄声和马儿的嘶鸣声。一切的生与死都在无声的条件下发生,唯一证明他们存在的,只有当兵器相交时所发出的金铁交鸣的声音,第二次冲锋双方都选择了缠斗,或者叫马战,这是考验一名轻骑兵马上战斗力,最为直观的战斗。当那三名近卫骑士追上前面的5名斥候并将其射杀后返回时,近卫骑士和拜伦斥候的战斗已经结束,倒下的都是拜伦的斥候,近卫骑士只有3人重伤,5人轻伤,其他的都毫发无损。近卫骑士的队长望着眼前一名还没有咽气的拜伦斥候对旁边的骑士说:给他一个痛快吧?他们都是合格的战士。
当20人小队回到近卫骑士部队的时候,这里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在两倍于己的情况下,150人的拜伦斥候败得更加的迅速,几乎在第一波的弩箭中,他们就丧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接下来的冲锋他们也没有冲破近卫骑士的封锁,他们被近卫骑士牢牢的围在了包围圈之内,直到最后一个士兵倒下,他们始终都没有一个人投降。近卫骑士的队长皱着没有说:如果拜伦军团的士兵都是如此,那么我们黑水军团就危险了。随后他们丝毫没有消除这里的痕迹,反而在这里点燃了一堆火后,悄悄的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当克里夫得知斥候部队最为精锐的一队人马又渺无声息的消失了之后,他的心彻底的乱了,这对精锐斥候是由各10个斥候小队的队长带领着最为得力的手下所组成的,可以说他们的消失直接致使斥候部队失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这个打击对克里夫如今来说不可谓不大,尤其是在黑夜中他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双眼睛,这让他如何与黑水军团这个劲敌战斗,考虑了一会克里夫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组成防守阵型,待天亮后在撤退。
当德尔亲赶到克里夫的外围的时候,克里夫的阵脚已经站稳,看着外围大量的轻骑兵在游弋,德尔亲苦笑一声,如今的他最怕的就是这样,他实在是没有能力对付这些骑兵,刚才在拜伦军队的营内还好,毕竟那里不适合骑兵的施展,但是如今到了平原,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对付这些骑兵。考虑了一会德尔亲对旁边的部下说:命令全军连夜赶路,直扑拜伦的边防要塞,近卫骑士拿着我的兵符去选5千人的步兵沿途不断的骚扰克里夫的部队,尽量拖慢他们的行程,将剩余的火药交给他们一半,记住你们一定要给我拖慢他们半天以上。近卫骑士长听完德尔亲的命令眼中决然一闪而逝,大声的喊了一声:得令。转身离去。
德尔亲叫参谋将拜伦边防要塞的地图拿来,此处离边防要塞的直线距离只有不到2天的路程,如果是骑兵只有一天左右,现在的德尔亲想要快速的感到要塞哪怕用最快的速度,也的一天半,这个已经是极限了,德尔亲的计划十分的简单,就是想在克里夫之前夺得边防要塞,但是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要塞是否能够攻打下来,而是如何能在克里夫之前攻打下来,要不然黑水军团一旦被克里夫卡在要塞和拜伦军团之间,那黑水军团可就彻底的没有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