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什么时代,城市里的地皮总归是寸土寸金。陆家在镇江城里购置的这所宅子占地面积虽然不小,若和他们在句容的老家相比,甚至比陆园的偏屋还要小一些。
这地方说是宅院,其实是一座三层小楼,建筑的风格有点类似于西方的那种别墅,外墙都是大块大块的条石砌成,和上海滩十六铺码头附近的洋楼很像。
进了楼内之后,梁伟光顾不上欣赏而是把陆慕山拉到一边,悄悄道:“鸣岐兄,与你商量件事。”
“炳辉兄,但说无妨。”陆慕山挺感激梁伟光的,他猜到对方可能从洋行经理那里了解到了关于自己与吕贝克的事。但是梁伟光刚才在路上根本没有和众人提起过,至于为什么花大价钱买到了劣质货,也只说可能是因为洋行里具体经办人的私德问题。
其实这事也要怪陆慕山他自己,明明知道萨科齐就是吕贝克的未婚夫,还跟对方签合同订交易,这不是自己把脖子洗净了送到砧板上给人家宰嘛。
“鸣岐兄,能否搞些服装来?”梁伟光他们这些现代人穿上一身长袍马褂后总感觉特别别扭,用李可乐私下里的话讲就跟寿衣似的。可是裁缝店要一下子赶做出十几套洋装也不太可能,之前也看到街边有成衣店,但瞥了一下发现里面卖的也全是中式服装。
陆慕山听了哑然失笑,还以为是什么要紧事呢,原来是为这个。不要说衣服鞋帽了,人手一根文明棍都能配得齐。
待梁伟光他们换好行头后,每个人的心里终于舒坦多了。陆慕山的身高有一米七八左右,就是身材不够魁梧,以致大家把他的衣服穿上身都感觉有点紧,但总要比套一件寿衣后招摇过市强吧。
遗憾的是,陆慕山衣橱里的这些所谓的洋装,又和现代社会里常见的那种西装不太一样,倒是和后世影楼里拍摄婚纱照时新郎们穿的西式礼服差不多。小伙子们穿上这玩意后,个个都自我感觉帅呆酷毙了,但若是拍成照片传到现代社会的网络论坛上,也许不要三天功夫就能成为木子美或芙蓉姐姐那样的网络红人。
梁伟光有点懊恼,从现代社会过来的时候大家穿的都是短袖T恤,早知道的话就带几套西装过来了。谢过陆慕山后,他对陆万英道:“颂公,你和鸣岐兄也算是‘久别重逢’,想必有说不完的话要谈,呵呵,我们就不在这里碍事了,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陆万英还以为他们要告辞,顿时着急起来。梁伟光赶忙和他解释一下,说只是在这镇江城里兜一圈看看,下午还会回来的。
陆万英这才宽下心,又再三关照他们下午要早点回来。
梁伟光临走前,忽然问道:“鸣岐兄,你会法语?”
陆慕山一愣:“这个真不会,不过英语还行。”
梁伟光歪着脑袋作思考状,问道:“你说英语,她说法语,这如何交流?”
陆慕山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慌乱,脸色发红道:“这,我们用手比划,对,用手比划。”
管家陆根荣很贴心,即时和陆万英说道:“老爷,会不会是洋人见少爷不懂法国人的话,也不识那法国的字便起了坏心?”
陆万英也觉得有这种可能,遂发感慨道:“我观未来之人才,必取决于能否与洋人畅谈。”
“颂公真乃远见卓识。”这老先生真够牛壁啊,竟然能看到一百年后英语四级考试对一名大学生的重要性。
接着,梁伟光转而冲陆慕山戏谑地笑笑:“鸣岐兄,你可是君子动手又动口,哈哈。”
这句话在别人听来是没头没脑的,陆慕山却是心知肚明,忙辩道:“只动手没动口,只动口没动手,哦不,既没动手也没动口。”唉呀,都快成绕口令了,直到梁伟光的背影从门口消失,陆慕山的牙还恨得痒痒的。
走在大街上,梁伟光把道听途说来的那段绯闻八卦,又添油加醋的给说了出来,听得大家一个个差点笑破肚皮。
崔德才唏嘘道:“光哥,真看不出那小子还有这一手。”
李可乐接了一句:“那小子还动口。”
周杰一本正经道:“动口,还是动手?嗯,这是一个问题。”
……
此刻,兄弟们就溜达在镇江府的西门大街上。
感觉就像是在逛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或是上海的淮海路南京路,又或是南京的新街口啥的,街边店铺林立,繁华景象热闹异常。沿街巷道内,还有成衣店、豆腐店、酱醋坊、柴炭店、鲜鱼行和戒烟丸店这些小门面。
万顺兴米行、元吉祥茶庄、集泰和烟店、乾昌永高粱酒行、泰源炭行、同协泰桂圆号、聚源广货店、协记布庄、永昌祥绸号、公正源帽店、程德泰嫁妆店、许顺源皮箱店、江正昌花席店、慎记颜料店、同泰纸店、祝天宝银楼、永盛钱庄、祥泰典当行、屈臣氏大药房和德和洋行等一家紧邻一家,看起来颇具经营特色。
这七个人明明是从未来社会过来的,却显得跟土老帽一样,还兴趣盎然的来回逛。
饶有兴趣的把文成堂书坊、藻文石印社、二妙堂笔墨斋、金石斋古董行、申昌书画室一一浏览过后,又在春满戏园、荣桂戏园、荣华戏园、庆乐戏园、同乐戏园这些娱乐场所里,挑了那家同乐戏园进去听了一出戏。哼哼唧唧的昆曲没怎么听明白,却对它差不多有一两千个座位赞叹不已,想不到一百年前就有规模这么宏大的剧场。
大家的肚子都一阵咕咕叫,伸手看看时间,原来都快下午两点了。瞧这天香楼、迎春楼、醉白楼、启盛坊饭馆和京江第一楼挨着一溜,周杰问道:“光哥,去哪家?”
梁伟光道:“就这京江第一楼吧。”从外面看,其它酒楼给人感觉都像是电影里的新龙门客栈一样,唯有它的外形是那种西式风格,反而让另一个时空来的他们更习惯。
酒楼门口迎宾的店小二,见这一行人大热天还头戴礼帽身着洋装脚蹬皮鞋,手里还拽着根黑色文明棍。心想肥羊啊,居然还是一群羊,顿时上前热情招呼道:“诸位先生,三楼包厢雅座请。”
大家上楼刚坐定下来准备点菜时,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
“哎,我们这儿可不能赊账啊。”这大概是某位店小二的声音。
“我们不差钱,只是凑巧都忘记带钱了。”随着话音刚落,门口出现一位穿西洋军服的人,接着又出现一位穿同样衣服的,两人和一个店小二停在这间包厢的门口争执起来。
大家都很好奇地盯着那两人看了看,他们头戴大檐帽,上身是蓝色的立领装,下身是黑色马裤配黑色马靴,裤边镶有红线,靴根套着马刺。一身行头是蛮威武,就是脑袋后面挂着根不伦不类的辫子煞风景。
严凯对梁伟光低声道:“应该是新军里的军官。”
“反正不给钱就不能走人。”这店小二简直吃了豹子胆,敢跟军爷这样说话?
其中一个军官态度诚恳道:“这位小哥真对不起,我们确实忘了带钱。”他和另外一个军官商量道:“克坚,要不我留在这里,你回军营取钱?”
日,地球倒转了!世间还有这样人畜无害的清军?
PS:求收藏,求推荐票啊!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