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守西 评《并州迷雾》
作者:安娜芳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92

元芳对自己嘲讽地一笑:“愿意舍命去守护,却不愿意放弃那一点点骄傲,就为了这点骄傲,自己一定狠狠地伤了那个人的心。”我苦笑,一直以来那么大方,一直以来强自打起精神的付出,保留下的,真的是那一点骄傲吗?不……恰恰相反,是自卑。大人之于元芳,仿佛一簇妖冶于黑暗的光芒般将他吸引,二人的相遇偶然也好,必然也罢,之于双方都是注定的一场劫。于是,他李元芳从一开始便已失去了骄傲的念头,再也无法摆脱作为一只合格的飞蛾的命运,一只害怕再次失去篝火的飞蛾。

我无法忘记大人悲痛地说出“其实在我心里,早已把你和元芳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元芳受宠若惊 的神情,眼中装的是感激、崇敬、不敢相信,而那时,身败被擒的虎敬晖只是安然的淡淡一笑。对元芳来说,狄公给他的情来得有些太过容易,以至于在他的心目中,早已将之视为恩赐。原本身份地位、视野阅历相差如此之大的二人,一夜之间便让狄公定义为父子,心中的卑微感只能促使元芳以性命相报答,更何况,以他李元芳肯为相识几日之人将脑袋悬于刀剑尖的傻劲,仅仅为其洗清冤屈的恩德就足够报此一生。

那么,拉回文章,面对大人亲子的憎恨和挑衅,元芳也终于拾起了那点烈性、桀骜,因为太多东西他还不起,所以就此不欠更多。他把自己在大人眼里的重要性想象得比实际轻太多。终于,勇气有如好不容易找到了泉眼的热泉般汩汩涌出,他轻声的一句“接受我违背您的意愿,接受我按自己的心意作出选择,接受我让您失望”,却如一块大石重重地、直直地拍击两个人的心,之后,元芳淋着倾注而下的大雨冰冷地失去知觉。他想,那一刻亲手向着那潋滟依旧的篝火招手挥出了告别,接下来再多的伤痛再怎样灼灼袭来都也只是他一个人的事,却不曾想,在未来无数个寒风猎猎的夜,另一个人的心中,都将盛着一份再也触及不到的牵挂,亦不曾想,失去了飞蛾环绕的篝火,会舞动出怎样哀伤的色彩。

元芳的孤独,从来都被隐藏起来自己舔舐,对沈槐的那番内心独白,又哪里是终于爆发的倾诉,分明是纷繁内心的一次告白,以大局为借口的一番自我安慰,他不想在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中连自己都不得不再记上一笔账,他需要冷静,需要选择,所以他必须强打精神疏理自己最真切的想法,考量此前的所言所行。他必须镇定,因为这一次,他面对的是一个孩子无辜的生命,更是十年来所谓父子情的一番辩白,而不是他自己的性命。生命,元芳把它看得太轻又太重,轻到可以随时丢弃付之一笑,重到自以为出生入死便是对大人最行之有效的报答。

把斌儿安全送进洞里,元芳以为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哭泣了,可是,当斌儿将药丸数量的真相道出,他还是哭了,为了这终于不再有任何怀疑的理解和信任,为了挚真之爱中的了解与宽容,为了这份亲密无间的爱再不会融入更多的幸福回忆……想想他把幽兰留下,是一种多么任性而自私的行为啊,把睹物思人的痛楚留给狄公,把风筝线交给狄公,从此他只顾戎马征战。元芳与狄公,毕竟早已血溶于水,那份自信和默契,任狄春那小厮又如何猜透呢,狄仁杰的心里,早就有一方空间,只留给元芳一人。

我总默念着狄公的那句“人老多情”,多情自古伤离别啊……元芳这次走得那么坚决,换一个于公于私都最稳妥的结局,空留给我们这些旁观者清的读者一轮又一轮的纠结成愁、牵肠挂肚涌上心头。这个终于挑明了任性的傻小子对那番没有血缘的父子情终于了然,只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管风雨兼程把,迎着风、迎着雨,甚或没心没肺地迎着冰雹,此刻就算只回那么一次头,便再没有勇气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