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次丰盛的晚餐,虽然是下午五点还没到,但外面的天色昏暗的已经如同深夜,寒冷的冬天,飘着细雨小雪,若是在路上赶路,那多痛苦,而这样的时刻,只有窝在家里才是最幸福的,哪怕这个家再平凡不过,也给人无限温暖。
林小新细细地咀嚼饺子,虽然自己包的一些饺子形状上不怎么好看,不过吃到嘴里味道还是不错的。他暗暗地得意了下,抬头看看他们,发现他们吃得很投入,低着头看着碗,似乎都在细细品味着难得的平和与幸福,他不由心中一荡:若是妈妈还在世的话那该多好……
三个小时后,他们窝在林娟娟的房间里看电视,虽然节目很普通,但边看边聊天,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这时候,叔叔过来敲了敲门:“阿新,你下来一下。”
周靓跟林娟娟紧紧靠在一起,看上去她们两个非常投缘,叽里呱啦说个没完,林小新瞥了她们一眼,往外面走去。
叔叔的房间在二楼,房间不大,但很温暖,昏黄的光让人有一种错觉:时间停止了。
叔叔轻轻地带上门,坐在床头,然后打开柜子,从里面掏出一个铁盒子,铁盒子锈迹斑斑,一个长方体盒子,林小新认识这种铁盒子,他在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从里面掏出奶糖给他吃,每次妈妈夸奖他的时候,总会给他奖励,他印象非常深刻。没想到这个年代了,叔叔还珍藏着八十年代初的铁盒子,虽然放着房间柜子里总觉得不怎么相配,但却足够令人怀念。
叔叔拿出一把剪刀,戳到铁盒子顶部的盖子缝隙,往下面轻轻一撬,圆饼状的盖子打开了,他伸手进去,拿出一个红布包,递给了小新。
林小新感觉奇怪,这样的场景让他想起那些电视剧中提到的藏宝图,难道叔叔也有个惊人的秘密告诉自己吗?
他剥开一层红布,结果里面还有一层红布,他不由冲叔叔一笑。
两层红布翻开之后,里面不是藏宝图,更不是奶糖,而是一本日记本。确切地说,是一本非常特殊的日记本。
红色塑料封皮,上面还留着蓝色圆珠笔写过的轨迹,封皮是角已经开始上翻,里面的泛黄纸张裸露了出来,当然这些只能体现日记本的历史悠久,更为明显的是,封面上一个**的头像,他的后面,是闪烁着金光的**,而头像的下面,只有五个大字:**语录。
他翻开扉页,里面有一行字:一九七一年三月,林自强。
这竟然是大哥林自强的日记本?一九七一呢?大哥多少岁?他好像是五八年出生的吧,那么算来,当时他才十二岁。十二岁,还是个孩子,大概读小学五年级吧,他当时写的是什么日记呢?
他饶有兴趣地翻进去看,第一页:一九七一年三月十五日,晴。
“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老师奖给我一本崭新的日记本,还是我最想得到的有**头像的日记本,**教导我们,要做革命的接班人,我一定好好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为四化建设出力,我一定听老师的话,学习雷锋好榜样,争做革命的螺丝钉。我是光荣的红小兵!明天轮到我值日,我一定会为革命站好岗的!红小兵林自强。”
这段日记让他哑然失笑,跟他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故事,居然还叫红小兵!哈哈!
叔叔在一旁抽出一根烟,点了起来:“阿新啊,这是你哥的日记本,我也是去年无意找到的,我估计你会用到,有空了你慢慢看一下。”
“嗯。”林小新点点头,不过好奇心让他问道:“叔,你还记得文革吗?”
“咳,怎么会不记得,文化大革命是从六六年开始的,当时我啊,才二十二岁,刚分配到发电厂烧锅炉,当时你哥林自强才八岁,刚念小学,这本日记本我看了,是你哥五年级时候写的,那时候我也才二十六岁,那时候社会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每个敲锣打鼓闹革命。”林铁成深吸了口烟,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怀念过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叔,那时候好玩吗?”
“好玩?不好玩呐。整天不是批斗这个就是批斗那个,**国家副主席都给批斗死了,还有彭老总……”
“彭老总?”怎么感觉老总就是老板呢?
“就是彭大将军,彭德怀嘛!**以前送他一句话: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英雄呐!”
“哦。”林小新对于现代历史学得不多,对于文革更是知之甚少,换句话来说,他的受教育期间,在书本上压根就没有详细地说文革怎样怎样的,只是简单地提了提什么四人帮的,林小新出生的时候,文革就已经结束了。
不过真没想到,大哥是经历过文革的,虽然他是以小孩的身份。
他赶紧将日记本塞到衣服口袋,对林铁成说:“叔,这个我带到房间里去看吧。”
“好的。”叔叔拍了拍他肩膀,“阿新,叔知道你这几年受苦了。但你是男子汉,跌倒了要爬起来。”
林铁成的这话烫得他想哭,不过他咽下了自己的情绪,深呼吸后缓缓地问道:“叔,你怎么知道我坐牢了?”
“是你老婆冯小欢说的,好像是前年,好像是去年,唉,老了就不长记性,有次清明节,我在房间里找到你的电话号码,就打过去,关机,后来看到还有你老婆的号码,就打过去,她说你坐牢了。对了,阿新,你为什么坐牢呢?”
“这……”他面有难色,不是说不出口,确实不知道从何说起。说周靓陷害他?那他今天带周靓来这里又算怎么回事?说大哥陷害他?好像没有什么确切证据。
林铁成叹了口气,轻声道:“孩子,你去睡吧,叫娟儿给你铺下床。”
林小新深深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