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工作那段时间,马副局长已经把自己当作局长来开展单位工作,主持召开单位党组会议,研究工作如何开展,对别的副局长的工作进行状况进行督查。别的班子成员心里有意见,但都没有说出来,新局长没有上任之前,任何事的变数都很大,假如马副局长真的做了局长,这个时候闹矛盾,不是给自己以后找麻烦,如果马荣做不了局长,那么只当给自己锻炼耐性。
机关工作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人会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火放在衣袖里玩,那才是做官的最高境界。
马荣副局长主持了工作,就经常安排这个或者那个副局长去开会什么的,而自己则利用主持工作的先天条件,条件就是作为主持单位工作的领导,必须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要向主要领导请示工作,也需要向主要领导联络感情,寻求工作上给与支持。那段时间,马荣整天带着主持办公室工作的刘文到市政府大院办公大楼上跑,向每个常委每位副市长汇报发展改革局的工作,明眼的人都很清楚,马副局长这么做目的很明确,希望开常委会的时候,每个常委能给自己投上一票,能给自己做局长的台阶上增添一块砖。
以前收到赵局长排挤的人,看到赵局长走了,单位还是赵局长的人在主持工作,就发泄不满议论说,这样的结果换汤不换药,还是走老路,唱老歌。[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
张长兴一次和陈大龙在一起吃饭,虽然陈大龙感觉他们之间不是一路人,但是一个单位工作,都是被赵局长排挤的对象,所以有时候还是有点共同语言。席间,张长兴就发泄对单位现状的不满,说***换来换去,到最后还是被排挤的对象,还是刘文那个***主持办公室工作。看来,张长兴对自己被弄出办公室,没有坐上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陈大龙想到郝部长说过的话,知道局长肯定已经有了人选,马荣副局长这个时候这么卖命的去跑,说明他心里没有底,没有常委给他透露过这个消息。如果知道结果,局长是自己或者不是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做,肯定是姜太公钓鱼,稳坐钓鱼台。于是就开玩笑说,兄弟,你现在着什么急,局长很快就会上任的,上任以后办公室肯定不是刘文的,你能不能回到办公室,那个时候就看你的能力了。
“关键是马荣很有可能就是局长!”张长兴喝着酒,很不甘心的说。
陈大龙没有细说。
官场变数永远大于常数。
年后,市委常委会召开,发展改革局局长人选出台,结果出人所有人的意料,一向不被人看好的张贵副局长却成为了一把手。而马荣副局长仍然在发展改革局做副局长,印证了他自己说的“主持单位工作,主要是保持单位正常运转,以后新局长来了,自己会和以前一样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局长开展好工作”的说法。
马局长没有争取上一把手的原因有多种版本,一是说他每次拜访市委市政府每个领导,都不是空着手去的,可是做人到处谨慎细微的马荣给领导人孝敬也很谨慎,每个人信封里面瘪瘪的就2000元,还不如发展改革局一个处长孝敬给分管副局长的多,更不如处室内部发的福利,市领导长期都是吃了大的信封,吃这么个小的东西肯定不过瘾,再说送这么点的东西,不是打发乞丐吗,把市领导看成什么人,就在乎你的2000块,不送还好,送了不是糟蹋人吗。所以到了关键时候,当然市领导没有人说他好话。二是说马副局长是赵局长的人,赵局长到发展改革局不到两年,把整个单位搞成一塌糊涂,自己也成为孤家寡人,成为官场失败的典型,看朋友知其本人,看本人同样知其朋友,赵局长到了关键时候不上路子,那么这个马副局长会不会重蹈覆辙,不上路子,继续走老路,市委没有领导人看好赵局长看好的人。三是说,市委常委早已讨论过了人选,不过是等时间开个常委会走个程序,马局长没有看清形势,也没有看清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关系背景,就是人脉,自作多情,主持发展改革局的工作。
这几种说法,陈大龙还是相信第三种,因为赵局长没有走之前,郝部长就给透露过赵局长要走的消息,并且告诉自己他没有能够争取上发展改革局的局长,这说明常委会早已研究过人选,郝部长作为分管干部的领导,很早就知道知道,同时,他的市委常委、秘书长父亲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他接过的。
张长兴在知道局长人选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给陈大龙大了电话,告诉说马荣败了,赵局长的时代终于结束了,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人了。后来抱怨说,大龙,你他妈上次喝酒的时候说的话,看来你很早就知道马荣不是下一任局长,为什么不明说,让他心惊胆寒到现在。
陈大龙就说,当时不过是随便说说,早知道那是没有的事,否则,早就站在张局长身边等候差遣了,等候张局长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