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佑进门的时机不早不晚,元始天尊便怀疑他早就来到,刚才已经躲在门外偷听了三人的对话,于是便急忙抢在杨天佑之前道:“既然是好消息,那迟一片刻也不当紧,只是我为兄你三师兄争论的问题却是丝毫迟延不得。千年以来,洪荒之中慕三清之名前来拜师的可谓不计其数,大师兄却因为机缘未到并未收下一个弟子,为兄也择其有缘者收了五个弟子,而你三师兄则不然,有缘的收为门下,无缘的也收为记名弟子。而且很多弟子都是妖怪所化,野性未除,弄得三清道场乱糟糟的,为兄劝你三师兄另辟道场,却引来他的一阵咆哮,就请小师弟来评评道理。”
通天道人因为杨天佑的到来心情刚刚好一些,听了元始天尊的话再次大怒道:“二师兄,你这话就不对了,老师曾经讲过,大道三千,条条都可以证道,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我招收何人为徒,与你何干。老师两次讲道,妖族听道者也有许多,老师何曾将之逐出紫霄宫过?”
元始天尊一听,哈哈大笑道:“师弟,莫要以老师的名义作为借口,须知老师两次讲道,能到紫霄宫听道的妖怪也不过盘古左眼所化的帝俊、太一以及有圣缘的女娲师妹而已,而你的这些弟子尽是披毛挂角、湿生卵化之辈,他们在外俱言为我三清之徒,横行洪荒。我等于昆仑山中修行,不知者尚以为我三清俱是披毛挂角的畜牲,如何不损我等之颜面。况且你看这道场之中,鸡飞狗跳,满山牲畜,俱是你的那些弟子,天天吵闹不已,哪有修行者之德行。”
老子见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又一次争吵起来,似乎比之上次更甚,不得不摆明自己的观点:“我等虽然同为老师弟子,然而各自对天道领悟不同,道义也自不同,些许小事不值如此,二位师弟切莫动怒。只是…只是……,唉,通天师弟,你的门人弟子确实太杂,倒是不好安排,此地怕是无了清宁!”
“大师兄,既然你也如此言语,那小弟便带着门人另寻安身之处,也不占你这昆仑山。”说罢,通天教主挥袖就要离去。
杨天佑急忙将怒气冲冲的通天道人拉住,问道:“三师兄,即便你要离开昆仑山另辟道场,只是这急切之间却是去哪里寻得灵气不亚于昆仑山的仙山呢,难不成师兄要带着这诸多门人弟子游荡洪荒不成?”
通天道人闻言一呆,他只是恼恨老子也帮元始天尊说话,这次一怒之下准备离开这里,哪里想到离开昆仑山后在何处安下道场。老子知道通天教主如此便是因为自己刚才之言,于是便道:“通天师弟,小师弟所言甚是,为兄也准备离开此地,再寻一处,开一道场,修我无为大道。不过,还须得找到仙山灵岛,师弟门人弟子甚多,不比为兄迥然一身,还是稍等时日再离开不迟。”
这一段时间来,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争吵连连,毫无半分三清往日的情分,当日帝俊、太一立天庭,本来也请了三清,奈何就在准备动身之际,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突然争吵不已,这才使得他们误了赴会的时间。而且,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每日争吵,他夹在中间,左右都不是,早就生了离开昆仑山另辟道场的念头。这一次,因他之言,使得通天道人一怒拂袖,是以他自然也就不可能继续留在玉虚宫了。
元始天尊故意与通天道人争吵,为的就是激得脾气耿直暴躁的通天道人离开此处,但他却是不想让老子离开。毕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无任何争霸洪荒的野心,有他在玉虚宫,双圣齐出,实力自会在西方二圣之上。是以,听到老子也有出走的念头,元始天尊这才心生后悔,不该用这样的计策,虽然逼走了通天道人,却也同样将老子逼走,非元始天尊本愿,便急忙劝其留下。奈何老子虽然主张无为而治,但却十分拗执,任元始天尊怎么说也不改变主意,这便要收拾东西,也被杨天佑一把拉住。
老子以为杨天佑也准备劝他,于是便道:“小师弟不必再劝,为兄早就有另辟道场之意,并非是因为今日之事。”
杨天佑微微一笑道:“大师兄的心意已定,连二师兄都劝不动,小弟又怎敢再讨没趣。小弟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大师兄还是三师兄,离开昆仑山须得找到一个合适的道场,否则的话,只会误了修行,误了成圣之机。小弟此来玉虚宫实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刚才因为二师兄与三师兄争决不下,所以没有说出来,既然现在事情已定,两位师兄自当听了小弟带来的这个好消息再走不迟。”
老子点了点头道:“正是,小师弟请说。”
杨天佑微微一笑道:“大师兄喜欢炼丹,而小弟却喜欢炼器,是以小弟自从二次听道之后,便游历洪荒,到处搜集炼器的材料。昨日,小弟凑巧来到东海之地,竟然发现一座仙岛,名叫金鳌岛,岛中灵气十足,珍奇异兽,奇花异草,丝毫不在小弟的西昆仑之下。小弟已有西昆仑为道场,又不愿如此仙灵之地落入旁人之手,自然首先便想到了三位师兄,是以特来相告。”
老子还未开口,通天道人便已一脸大喜道:“小师弟,那金鳌岛的形状莫非像是一只金鳌形状,方圆数千丈,东北之地的入口立有一块大碑,上书‘金鳌岛’三字,而且岛上的东南之地有一大块平坦的岩地,内中隐隐有一个‘截’字?”
杨天佑哪里去过金鳌岛,听通天道人说得这么详细,只得含糊答道:“小弟那日只是路遇此道上空,只是看到了金鳌岛三字,至于那个‘截’字,却是没有太在意,莫非三师兄早就知道此岛?”
通天道人微微一笑道:“为兄昨日忽得一梦,便是入了那金鳌岛之中,梦醒之后,为兄便派了大弟子多宝前往东海查看,估计这时候也该回来了。”
就在这时候,三清与杨天佑均是心中一动,算出多宝已经返回到了玉虚宫的门口。不多时,多宝道人进殿拜见,所述情况果然与通天道人完全不差,杨天佑故意呵呵一笑道:“原来此岛竟与三师兄有缘,难怪难怪。”
多宝道人倒也乖巧,早就从通天道人口中得知三清之下还有一个师弟名叫杨天佑,此刻听了杨天佑称呼通天道人为三师兄,自然就明白了杨天佑的身份,急忙上前以师叔之礼参拜。杨天佑呵呵笑道:“三师兄眼光果然独到,多宝资质甚佳,日后必能成就准圣修为。”
杨天佑此言一出,多宝道人固然大喜,通天道人更是欣喜不已,只有元始天尊的脸上露出不快之色。眼下,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已经闹翻,杨天佑只想拉拢住通天道人,哪里再去管元始天尊高兴不高兴。
老子也看出元始天尊的不快,急忙扭转话题道:“既然如此,通天师弟不如就以那金鳌岛为道场吧。”
通天道人急忙拜谢,忽然想到老子离开玉虚宫无处可去,他又不愿让老子继续留在玉虚宫与元始天尊为伴,于是便道:“不如大师兄暂且随小弟去金鳌岛,待到日后找到合适的道场再走不迟。”通天道人也并非完全没有脑子,自然也想让法力最高的大师兄去金鳌岛,目的自然与元始天尊一样。
老子若是留在昆仑山,必然结怨通天道人,若是去了金鳌岛,自然也就结怨元始天尊,这二者皆不是他所想取,于是便道:“通天师弟的心意为兄心领了,为兄迥然一身,随处之地皆可安身,就不劳烦二位师弟的。”老子最后一句话用了“二位师弟”四个字,自然连元始天尊的嘴再次堵上了。
杨天佑知道老子心中所想,于是趁机便道:“大师兄,不如你暂且在小弟的西昆仑住下,顺便帮小弟指点一下那两个不成材的弟子。小弟则每日游历洪荒,或许能为大师兄也寻得以极佳的道场之地,不知大师兄意下如何?”
三清之首游荡洪荒,若是被传了出去,自是有损于三清的威名,杨天佑的话正合老子之意,于是便道:“如此为兄就不客气了。”只是,老子哪里知道,杨天佑这样做的目的竟然是诓了他到西昆仑守山,眼下三清已经分裂,女娲的成圣之机也就到了,杨天佑若要分得造人的功德,便无法留在西昆仑山,但若是老子在那里,情况自然就不一样了,帝俊和太一万不敢轻举妄动。
除了元始天尊之外,老子、通天道人与杨天佑皆大欢喜。出了玉虚宫之后,在即将分手之际,杨天佑对通天道人道:“三师兄,小弟有一言相劝,三师兄主张有教无类,虽然此举对洪荒众生灵有再造之恩,但毕竟记名弟子太多,若是让他们全都住在金鳌岛上,不免会影响岛上的仙灵之气。以小弟之意,不如让他们也在洪荒中自择仙山仙洞,只在师兄讲道之时才令他们齐聚金鳌岛上。当然,小弟只是建议,请三师兄斟酌,小弟就此告辞。”
说罢,杨天佑便与老子告辞了通天道人,回西昆仑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