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矫诏
作者:上树开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976

(四十四)

汝南境内已成强弩之末的黄巾随着中坚力量的瓦解很快鸟兽四散了。鉴于江东军已经认识到他们落到村庄,郊区,山区后,再次会聚成一方的危险性,所以各个方向都派出相应的部队进行围击,能投降的最好,不愿投降的也作俘虏,实在想死那就被杀。

汝南一役,江东军将豫州中心的汝南郡中的黄巾问题彻底解决,此役,江东军歼灭黄巾4万余人,共获得黄巾俘虏16万人,而粮草金钱无数。

通过邵军此次超大巨额的贿赂,朝廷也很快来了指令,令人惊讶地封邵军并为豫州牧,大将军,武威侯,领万石。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封赏了,以后恐怕要想再上一个官阶,也上不上去了。

豫州在汉鼎盛时期曾有人口600余万,分布稠密,但东汉末年天灾**连绵不断,光饿死的就有3,400万,再加上被黄巾之乱带去地府的几十万人,现在豫州只不过200多万的穷困人口。想要改变这里的情况,没有个2,3年是看不见成效的。

不过豫州虽然经过战乱和天灾,但其强大人才来源的颖川郡凭借根深蒂固的文人阶级和地主阶级却是动摇不大。邵军为了保险起见,又命江东军在攻击黄巾的时候铲除周围的地主豪强,减轻以后措施实行的压力,又命令军队把所有有名的颖川儒生转移到江南学习,不愿来的就强制带过来!

只不过,令邵军气愤的事情发生了,剿灭汝南太守之后,昏庸的皇帝称吉事太平,要筑新宫,还要新铸六个铜人。皇帝没钱,自然是向老百姓要了。

满载而归的江东军受到了人们热情的欢迎。江东一支庞大的重建工程队和少部分现代人已经抵达豫州,参与重建工作。

此一役,彻底打出了江东军以少胜多的大名声,典韦,高顺,徐庶三人在内很快成为了江东报纸的红人。在外他们的名字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报纸工作者们正努力挖掘他们的各方面才能,以此展现给江东人民。

时间过的飞快,江东经历了日新月异的一年后,转眼步入了公元189年。

六月,中原传来大消息,灵帝总算驾崩,立皇子刘辩为帝。

大将军何进设计诛中常侍蹇硕,并鸩杀董太后,欲图张让、段珪等人。后因袁绍献计遂传檄召天下诸侯进京除祸阉党。

西凉刺史董卓与马腾合伙早已蠢蠢欲动,听闻此消息大喜,遂发兵进京。不久,何进中阉党埋伏所杀,张让、段珪劫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正逢董卓大军进京,后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天下震动。

董卓残暴,洛阳境内每日哭声震天,董卓帐下李儒又纵容军事抢百姓钱财,淫人妻女,烧毁房屋。董卓又命百姓在洛阳城外搭建巨大城堡,将搜刮来的粮食财宝往里囤积,还派军队守侯。据说,里面的粮食,就是吃一百年也吃不光!洛阳城外寸草不生,粮食践踏,无人管理,一派荒芜的景象蔓延开来。

骑都尉曹操忠勇可鉴,借司徒王允家七星宝刀欲行刺董卓,后事败,逃往陈留。

而豫州经过将近一年的整修,也是大样翻新。运去汝南的高产水稻获得大丰收,汝南百姓3年不用愁粮食之忧。扬州商人大往豫州开辟商路,兴起了无数工厂商铺。地主豪强已有很多卖出地皮给新政府,也有抵抗的被军队干掉。

新法也随之带到了豫州,穷老百姓看到了自己鱼肚翻身的希望。他们纷纷响应政府一系列措施,努力改变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处境,豫州大地,又展现出与当时扬州一样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随着人口的增多,豫州又招兵5万,立一集团军,由徐晃担任军长,鲁肃担任副军长。

一个集团军,人数为五万,也就是一个集团军下,有三个军加一个团。(15625X3+3125)

江东人口又有增多,现江东人口1300万,鉴于以后局势,邵军又征兵20万,与原来10万共拼得六个集团军,加上豫州一个集团军,七个集团军状况如下:

第一军军长徐庶,副军长典韦

第二军军长高顺,副军长凌操

第三军军长徐晃,副军长鲁肃

第四军军长赵云

第五军军长周瑜,副军长周泰(水军)

第六军军长甘宁,副军长蒋钦(水军)

第七军军长太史慈

七军总司令邵军,副总司令张伟。七军总军师郭嘉,副总军师田丰。

除了七军以外,邵军保护江东的第二道防线——“公民警卫队”又开始增兵了!原来只有寥寥可数的一万人,现在由于多了个豫州,所以又增加了2万共三万人。警察部队总记也有15万人,其中特警和军警的部队也达到了5万人!

如此一来,江东军强悍的实力又有了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

邵军自江东历189年初就命令全军加大力度训练,军中提倡一贯良好的军事作风,以及铁一般的军事效率。大量的粮食和军用物资被囤积起来,汝南等地也加固了城墙,并且修建了几个粮食和兵力的中转站。江东又从北方花重金陆续购进1万5千匹战马,并且挑出其中的1万匹对半分给了第四军和第七军,让他们训练两支骑兵。这样一来,赵子龙所处的第四军成为江东军中实力最强的部队,因为他的军中有一个师是全骑兵师,是反应速度和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这也都是为了积极备战明年年初,群雄会聚的讨董大战。

不过,转眼看看中原之中,这期间,也有迅猛发展的。

撇开其他人不谈,就说曹操,曹孟德,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枭雄现已在陈留起事,他变卖义父曹嵩家产,广招兵力,短短一月竟有数万兵力集结。四方豪杰闻他名声纷纷投来曹操。除了有夏侯兄弟和他们的壮兵以外,还有两名来投,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此外,曹操族弟曹仁,曹洪引千人壮士来投,两人弓马娴熟,武艺高强。

转眼间,曹操也会聚成一大实力,让邵军措手不及地接到了关于他的情报。

终于,在洛阳百姓死去活来,水深火热地过到年末,中原几位有志之士几乎在同一时刻发出了矫诏,当中就有曹操,和东郡太守乔瑁。

董卓在京城的暴行受人唾骂,此诏一出,很快得到了中原各地百姓的支持和诸侯的支持。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邵军此时正在铸剑城的城议大楼的议会室,会议室分三层,他一人独自坐在最高层,下一层是一正一副两名议长荀氏叔侄。而紧接着台下拥挤着来自各个阶层的代表————议员们。邵军两手中握着两份几乎相同的金黄诏书。搞笑的是发起人都称这是圣旨。不过还好两人很有默契,几乎在同一时刻发出,没有闹出笑话。

邵军台下还正坐着他的将军和军师们,看着主公紧皱的眉头,加上前几个月从报纸上和军部听到的消息,他们知道,这事十有**和讨伐董卓有关。

邵军笑了一笑,看来这几年他对这古文还是这么感冒。他笑了一笑,说:“讨董之事,事关重大,关系到国家体面,今天我们要对此事进行表决,如果有异议的还是举个手好了。”

听着邵军轻松的语气,众人畅然一松肩头,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哈哈,开个玩笑,可别当真,好,这件事情滋事体大,各位议员们注意自己手中的票,半个小时之后我们进行投票,一个半小时之后进行读票。好……饿,现在是下午十三点整,大家开始吧!”

新进的谋士们看着邵军的样子会心地相视一笑,心说自己是跟对了人,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像中原其他几个熊包诸侯那样马虎,连自己的大将都放在家里不肯放出来让其展示威力。

时间过得流水飞快,在邵军纵容的放松之下,投票程序很快拉下了帷幕,同时一个半小时之后,负责读票的公证员和议长也结束了他们短暂而又略显兴奋的工作。结果不出所料:一致同意讨伐董卓。从票数看来,是惊人的全部赞同!

“哈哈哈哈,看来我们的决心很大啊!”邵军笑着道,他望了望一旁几个端坐得笔挺,但脸上尽是不安的几个将军,道:“这次我们要选出几名将军出战,不知该选哪几位好呢?”说罢做出了个手托下巴思考的动作。

随即,几个兴奋的军长几乎同一时刻站了出来,双手抱拳,腰板挺得笔直,两眼定定地望着邵军。

“其实军部早就已经出台好了预备方案,既然现在已经通过讨伐董卓,那么我宣布一下。明年开春我们就将派出10万大军去酸枣接盟,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去是去两军,也就是两位军长,两位副师长,当然,军师们都是要去的。”邵军说到这里,郭嘉和田丰也站了出来,深深地作了一揖,邵军继续说道:“以后仗会更多,这次就由子龙,子义出马吧,典韦你反正是个军级先锋,此战你也跟上!恩……”邵军看还有一个人选,台下几位猛男眼中都是热切的目光,当看到徐晃时,邵军不禁一笑,道:“好,公明也一同前往,军中之事就由子敬代管!”

“是!主公!”得到命令的幸运儿激动地行了一军礼,典韦一脸垂头丧气,噪音嗓门又不老实起来:“主公!为什么某老典不能上马杀董?!”

邵军看了一眼典韦涨得通红又略显天真的古铜脸,心道,难道你真的这么喜欢杀人吗?真是看不透你这种心思,有的时候只觉得比小孩子还要幼稚一点!他笑道:“典韦,你已经参与了很多次战斗,立下的汗马功劳我们都是有目共睹,可你也不能把功劳全占光了不是,我们这几位都是新来的,你应该给他们历练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再说,我刚才不是点了你名吗?你怎么这么不用心听?!”

“哈哈……!”众人大笑,而典韦挠着头还在喃喃自语:“真的吗,叫某家了……?”

邵军话说到此处,赵云,太史慈,徐晃闻言马上激动地跪了下来,典韦也跪了下来,四人齐磕道:“愿效犬马之劳!”

“好,都站起来吧!”邵军过去将他们全都扶将起来,说:“选中的几位军长加紧军中的磨练,你们从上级到下级全部都是新手,现在只有2,3个月的时间,士兵们要积极应对!”

“是!主公!”

这诏书自年末发起后,天下诸侯响应。但由于现代人改变了历史,其中只有十七路诸侯响应,他们是:

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路,冀州牧韩馥;第三路,扬州/豫州牧邵军;第四路,兖州牧刘岱;第五路,河内太守王匡;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第九路,济北相鲍信;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路,徐州牧陶谦;第十三路,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路,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路,渤海太守袁绍,共十七路诸侯起兵响应.

随后邵军又命其他军队各守其位,准备迎接不太平的暴风雨!

…………………………

各位老大,我头可总算是开好了,从第二卷开始,那就是步入正题了,情感描写和战争描写,以及科技发展描写都会有很多很多!希望拭目以待!

投俺一票!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