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时间
作者:潘一智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48

一时间

我们世界时间很公平,可以同时运动,同时享有每一秒时间。

时间其实并非实物,而是典型人类意识产物。

人类生活已经规划为各个时间段。

时间已成为生活一部分,也成为衡量某些特质的标准。

二客观时间

客观时间决定我们人类岁数,决定我们工作时间,决定大多数人类观念。

我们生活在已经承认的时间制度里。

在客观时间内,我们都度过同一秒钟。

客观时间决定不了人的内在差异。

三主观时间

各个人感受时间流逝方式不同,感受强度亦非一样。

生活充实,觉得人生苦短。

穷极无聊,觉得度日如年。

充实者秒秒成果,无聊者时时浪费。长与短,都只是也只能作为个人感受。

四注意力

人,对重复事物相当厌烦。

表现在心理学上,注意力对同一事物不会过久。

但事物并非我们原始反应那样,一眼可以理解。

理解,需要我们甚多注意力,甚至一生的注意力,才能敢说理解。

五专注

学生时,考试剩下最后一道题,时间大把。

面对最后难题,十几分钟后,思路开始开阔,解题方法亦存于脑内。

经验:面对不会的难题,专注思考,到把题记忆起来时,就是破题之时。

当然,必要的知识掌握,才能解题。

六记忆

记忆,深刻处叫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需要20秒左右基本时间。

当我们思考时,集中注意力,直到对象清晰存在于脑海,闭眼可以回忆时,到达理解最佳状态。

或者读者相信所谓教育家,鼓吹反对死记硬背。人云亦云者,云亦人云。无脑之人,直接苦力算了。

七沉思

当对象清晰存在于脑海,即可丢开对象,作空想实验。

爱因斯坦即为其中能者。

千万别信自己天才,但绝对要有自豪感受,作自己最擅长的。

沉思,时间就不会成为生活束缚,无聊将不会侵至。

潘一智智

200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