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永远怀念侯大法师
作者:轩辕无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13

铁甲将军夜度关,朝臣带露五更寒。日出三竿僧还睡,看来名利不如闲

-------------------------------------------------

下午,魏忠贤果然找来了他的亲信共同商议。来的人不多,总共才四位——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礼部尚书施凤来、刚升至兵部尚书的田吉和东厂理刑官孙云鹤。

昊天一琢磨:看来这才是老贼真正的智囊团哪!他能叫着我一块儿,应该是对我比较放心了吧!

崔呈秀拿着昊天的这份表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他一边儿看,一边儿捋着他那两撇儿山羊胡儿,二眸子乱转,心里暗暗的合计:这里有好几条儿,就像这广招夷人、诸岛建卫、全国植树,我都隐隐觉得内含玄机,不会向他说得这么简单,可惜就是看不出来!但是整个计划除了涉及的方面较广,用时较长之外,好像真没有什么毛病,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而且看来真要是照着这个计划实施好了,我们这方的权势将不可动摇!可我还是对这个张好古有点儿不放心。虽然试探过他几回,都没找出破绽,这个人行事每每出人意料,有点高深莫测呀!不知道他要从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张大人,这‘寻材十策’乃是由你所出,想必张大人心中必有相当完整的方略。你若下江南督造宝船,我等若遇为难之处,仰仗何人哪?”

“崔大人,您折杀下官啦!下官不过是萤火之光;您几位均有经天纬地之才,乃当空之明月,处理此等小事,必然信手拈来。下官不过是抛砖引玉,对具体的执行方略的想法,方才已和盘托出。实不相瞒,下官已是江郎才尽,具体如何执行,还有赖诸位大人的谋划!”

“张大人,你太客气啦!”

“不不不,下官所言俱是实情!”

他们俩这一客气,魏忠贤听得不耐烦了:“智友、昊天,甭在那儿废话啦,赶紧一块儿商量商量具体怎么办吧!”

这几位一听,看来魏忠贤是决定要这么办了,有心存疑惑的也不敢多说啦!当下,几个人就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这一商议,足足商议了两天零一下午。终于,在团结(在以九千岁为核心的团体中,为了升官发财而共同努力奋斗)、紧张(魏忠贤在上面坐着呢,所错话有掉脑袋的危险)、严肃(关系到自身的利益,能不严肃吗)、活泼(为争办海务衙门,分配不均差点儿打起来)的氛围下,会议达成了共识,决定先办这‘寻材十策’的第一到六策和第十策。

其中,拟定由大学士魏广微牵头,施凤来、黄立极协助策划实施第一策,就是搜天下书籍,编篡《天启大典》,拍万岁的马屁。

由崔呈秀为首,孙云鹤、魏良卿、锦衣卫指挥崔应元协助策划实施第三策,成立海务衙门,玩儿命捞钱。

第五策与第十策,登记现有树木、全国广泛植树和研发木器替代产品,交由工部尚书张瑞图执行。

第四策是请皇帝下旨,不用人操心。昊天呢,分到了第二策和第六策,广招传教的夷人和下江南督造宝船。

为什么就昊天这儿一个人呢,一来是昊天主动放弃参与核心计划,这两件事也并不重要,魏忠贤比较放心;二来是这两件差使远离中央,又没什么油水,实在没人愿意跟着。

剩下的三策都和军事有关,就由田吉和也是新上任的兵部侍郎吴淳夫考察一番之后,再呈递执行方略。

紧接着,又召开了魏阉一党不知道多少界的全体会议,公布了核心小组形成的决议。决议公布,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不满,不过魏忠贤已经拍板啦,大家只好各自领命行事。

又过了两天,跟天启皇上那儿做好了的沟通,便由昊天借着早朝,当庭陈十策。

近来由于《三朝要典》的编篡,舆论对东林党十分不利,闹得他们自身焦头烂额,又没有余煌事先通风报信,他们措手不及。还是那李应升引经据典的刚说了几句,就备准备充分的阉党驳了个哑口无言。整个计划相当顺利的就当庭通过了。

接下来,天启万岁连降圣旨,各项工作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这天,昊天正在筹备下江南的各项事宜,工部尚书张瑞图找他来了,带着一脸的难色:“一直一来,你我也算交往甚厚,愚兄攀个大,叫你一声贤弟。还请贤弟你给我出个主意吧!”

原来这位张瑞图本身是位饱学之士,擅绘山水,又有一笔好字,要讲文才,在当时整个明朝都是排得上号的人物。难得的是人又不迂腐,拍马屁也有一手,所以才能捞着个工部尚书,可就是本职工作一窍不通。他接到了这三项任务,一样也不知道该怎么干,抓了瞎了。因为整个事儿是昊天的主意,他又仗着跟昊天有点儿交情,就跑来问计!

“如此小弟也就不见外啦,尊您一声长公兄!”昊天暗自一撇嘴:就冲你起的这倒霉字,就是白干活不落好的主儿。要不怎么这两项交给你了呢!不过你来问我正好,我这几条的原意就能很好的贯彻啦!

“长工兄,要说您这三项任务可是最省心的啦,用不着上这么大的火,待小弟给您解说一、二。”

“请贤弟指教!”

“这登记现有树木嘛——万岁已经下旨,您只需令各州城府县按旨意分出人手去办不就完了吗,民间懂树木的人太多啦!最多就是如果发现奇异的树种,不要私下处理,以最快的速度上报,也就是啦!反正这个事儿不是一朝之功,也不会有人催您。不过要是真能发现异种,献给万岁,您不就立功了吗?”

“这个愚兄也能想到一、二,可这第二条……”

“第二条就更简单啦,谁不会种树哇!您也是按旨意给各州城府县下令,不论身份,每家按三口或五口人种一棵树去要求,种什么不管,种完了照看照看,只要不枯死就行,又不上税。就一样儿,跟他们说,一定要集中栽种,找些个荒山、野地、盐碱滩什么的,要是谁那儿能感动上天,生出仙木,当地的官员可就一步登天啦!他们能不卖力嘛!还得提醒他们,苍天有眼,谁要是毁农田去种树,失去了做这件事的本意,那他就得吃不了兜着!呃,对了,您这儿要是人手富裕,也可以多派懂水利的去指挥栽树,五行中水生木嘛!在黄河、太湖之类的河流、湖泊两岸多载些树木,没准儿真能凝聚灵气,生出奇种呢!”

“嗯,贤弟言之有理,愚兄记下了。就这第三条,愚兄是一点儿也摸不着头脑哇!”

“第三条您更不用着急啦!您想,国人用木器造房、制家具,用了几千年,没有更好、更便宜的器具,要改谈何容易。您完全可以命手下人慢慢研制。给事中宋应星有大才,长工兄不妨将此事交与他办理。此外,夷人在这方面多有奇技淫巧,他们的习惯与我朝不同,建房多用石料,少用木材,古书记载其数千年前便用一种叫‘水泥’的材料建屋。小弟此番兼管召见夷人之事,定为长工兄多加留意此事。”

“如此有劳贤弟啦!听闻你近日就要离京前往江南督造宝船,其中若有用愚兄之处,愚兄当全力支持!”

“少不得要烦劳仁兄啊!”

送走了张瑞图,昊天回想着刚才的谈话,不禁陷入了沉思:这一番浩大的举动,到底会对历史造成什么样儿的影响呢?能不能像公益广告中所说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还是会加深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提前爆发?唉,算了吧,别想这么多了,我比不了人家,什么特种兵啊,政府官员啊,最次也是个历史学的博士回到从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上炕认识娘们,下炕认识鞋!我一个说相声的,没本事自己码人推倒奸臣,甚至自立,能为这个民族做得,也只有这些啦!到底是对是错,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

注释:明史中没有记载崔呈秀的字,作者给他编了一个——崔呈秀,字智友,希望您能喜欢。

轩辕有话说——

今天下午,侯耀文去世啦!刚听到这个消息,我以为是开玩笑,后来才知道是真的。前两章才提过他的开口活鱼,没想到今天就,唉,相声界又少了一位名人!让我们一起来悼念这位艺术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