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六章 为开海禁先打个底儿
作者:轩辕无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106

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若是真有龙虎地,何不当年葬乃翁。

-------------------------------------------------

好像知道昊天是骑马来的,门口给他也准备了轿子。魏忠贤排开了仪仗,带着昊天赶奔皇宫。

坐在轿中,昊天心里一个劲儿的翻腾:这老东西怎么想的,试验我你用个别的办法不行吗,让我也好有个准备。这,亲自带着我上宫里去投毒,一点儿反应时间都不给呀!上回撺掇百姓闹事,虽然死了二百多口子,可主要的过错毕竟不在我身上。这回可是要亲手害人啦,而且弄不好会一尸两命!可要造孽喽!

要不我跑吧!昊天掀起轿帘的一角向外张望:跑不了哇!周围全是东厂的番子,围的风雨不透。

要不我把药吃了得了。嗐,这不胡闹吗,我吃了管什么用啊!

要不干脆把药一倒,魏忠贤问,我就说不留神丢了,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哎呀,要是这么办,肯定玩儿完哪。脖子上这玩儿艺要是掉了,可就再长不上啦!

功夫不大,急得昊天满头大汗。哎,这包里到底是什么药,我先瞧瞧吧!昊天从袖筒里取出药包打开——是一撮白色的粉末。提鼻子一闻,没什么味道。

早知道我带点儿白面在身上啊,就能把它换啦!唉呀,白面不太像,最好来点儿白沙子。白沙子,哎!昊天猛然间想起来了:我真废物,这不是有吗!

他摘下腰间的笔袋,从里面拿出个小水囊,打开,里面装的全是白沙。

上文书咱们说过,正经的“白沙撒字”用的是大理石磨的粉末。昊天自从在陈老汉家拿黄沙露了一回“撒字”,怕以后还有用到的地方,就备了一些,没想到今天真用上了。

昊天把包里的药面换成白沙,重新包好,把腾出来的药面往小水囊里一倒,带起来,心里痛快啦——这回害不了人了吧,甭管哪位娘娘吃了,顶多闹一天肚子,再厉害点儿也不过是个结石!

来到午门,昊天跟着魏忠贤下轿,仍然装出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往里走。穿宫过院,前面来到一所院落,也没等值班的太监回禀,魏忠贤带着昊天推院门就进来了。

昊天进来一瞧:嗬,到了家具车间了。院里几张大桌案,摆着各式的工具,锛凿斧锯一应俱全;好多的木板——大木板、小木板、不大不小中溜板在边儿上摞着。院儿当中,那位天启皇上一身短衣襟、小打扮,一只脚踩着板凳,正“咔吃、咔吃”的锯木板呢!

魏忠贤也不说话,垂手站到一旁。看来这时候是不能惊动,昊天也随着站在一旁。等天启把这块板儿锯完了,魏忠贤这才上前,轻声说道:“老奴见驾,参见万岁。”

“臣张好古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启回过头来,看了看两人,一边摘下毛巾擦了擦汗,一边说:“免啦!这又不是在朝堂,自己找个地方坐吧。”

昊天一听,心里这气:你让我坐哪儿啊!这院儿里就一把金交椅,那肯定是你的,我敢坐吗!剩下的,我是坐地下还是坐桌子上?

还是侍臣机灵,可能也是早有先例,有小太监给搬来俩马扎,让魏忠贤和昊天坐下。

天启也落了坐,喝了口茶,随后向魏忠贤问道:“进忠啊,朕吩咐你的事儿,你给办了吗?”

魏忠贤赶紧起身回奏:“启禀万岁,老奴已经吩咐下去了,让各州城府县抓紧寻找各色珍稀木料。另外,翰林苑侍讲学士张好古博学多闻,我把他给您带来,您可以亲自询问!”

一听这话,昊天差点儿没蹦起来:好你个老东西,事先也不说一声,我知道皇帝要问什么?这不是给我上眼药吗!

果然,天启把目光转向了昊天:“张爱卿,上一次你进言设立‘专利法’,可是大功一件哪。这些日子,寡人就接到不少奏章,说各地的工匠均感圣恩,欢欣鼓舞,已经有不少来注册的啦!”

昊天也赶紧站起来回答:“这乃是臣子的分内之事!”

“既然你博学多闻,朕有个事儿想问问你?”

“微臣才疏学浅,当不得‘博学多闻’四字!请陛下垂问?”

“魏卿家向寡人献了一张昔年鲁公的图样。此图当真是奇思妙想啊,不愧是仙家所用器具。寡人觉得用一般的木料制作,有辱仙器,就想搜罗海内珍惜木材,你知道哪儿有吗?”

啊?昊天万万没料到皇帝会问他这个,登时脸上就冒了冷汗了:我哪儿知道啊!我又不是植物学家。我只知道从植物学角度评判个事儿什么的!

他刚想说不知道,无意中瞧见旁边魏忠贤坐在小马扎上,看着他面带冷笑,心里这火儿腾一下子就上来了:三番两次的你陷害我,以你的权势,用得着这么做吗!我不能让你如了愿!嗯,对了,有了!

“启禀万岁,微臣早年曾读过一本《海内奇珍志》,里面确实记载了一些珍奇的树种,像什么万年沉香木,千载冰柳之类的……”

天启一听是两眼冒光:“噢,这些都是什么树种,哪儿有?”

“书中记载,这万年沉香木乃是紫檀木之中的异种,不但香味浓郁,经久不散,且可避蚊虫,置于水中都不会腐烂,就是生长速度极慢,千年长一尺,万年方成材,整株不过丈许;那千载冰柳也是异种,与其他柳树相反,性喜寒,春夏落叶,秋冬发芽,若制成器物,放于屋中,盛夏屋中可如深秋般凉爽,且食物放于其中,可月余不腐。只是,只是这生长之处么……

“生长之处在哪儿?快说呀!”

“这些树种微臣只是由书中记载所知,并未见过实物。况且书中记载,这其中另有隐情!”

“什么隐情?”

“书中记载了很多仙家之事,虚无缥缈,无从查实。微臣不该冒奏!”

“恕你无罪,快说,别莫纷!”

“谢陛下。书中说凡此类异种,多有灵性,可吸收日精月华而成精怪,后若苦修,甚至可以度过天劫,成仙了道。上古殷商之前,这些物种还多有现于世,后经周朝讨伐殷商的一场大乱,这些异种就多避于海外,从此不见于中土。”

这时候魏忠贤在旁边答茬了:“一派胡言,树木花草怎能自己移动。”

“启禀大人,这本是书中记载,下官也不知真假,不过下官从另一部书中读到过周朝讨伐殷商记载,两下里一联系,觉得却有可能。”

“什么书,又说了些什么?”

“此书名为《上古封神志》,说得是上古有三教,分别是‘道’、‘阐’、‘截’,三教圣人见殷商纣王无道,周朝当兴,且上天缺少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便共立一道‘封神榜’,遣姜子牙下山斩将封神并助武王伐纣……”昊天将“封神演义”中的大致设定讲述一遍。(主要是作者怕读者说凑字数,就省略啦)

“此事说起来很长,《上古封神志》这部书,微臣所见也仅是残篇,现在早已散失。万岁若想知道详情,我朝有一人名叫许仲琳,乃应天府人士,他写了一部《封神演义》,微臣见其书虽然多有夸张,但说的就是这件事。料想他必然读过那部《上古封神志》,甚至手中存有此书。万岁将其找来,一问可知。”

昊天真这么有根吗?哪儿啊,因为他记得《封神演义》的公开印刷时间,能确定现在看过这部书的人没有几个;另外他记得作者的生平——公元1567年到1620年,现在人都死了,你找去吧!

“这山精树怪多是‘截’教门下弟子,因助纣王大败,怕姜子牙事后追究,便纷纷全族迁于海外。书中记载,这‘万年沉香木’喜热,迁于极西一处名‘非洲’,当地酷热无比,有土人全身如墨,我华夏曾见,称其为‘昆仑奴’;‘千载冰柳’喜寒,迁于一处名‘阿拉斯加’,当地冰天雪地,有走兽如熊,但全身雪白……”

这一大通诌,说了足有一个多时辰,天启和魏忠贤都听傻了。要说他是瞎掰吧,可条理分明,丝丝入扣,多与传说相符,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编出来的,而且还有证人!要说是真的吧,这也太玄乎了!

天启满脸失望:“这么说是找不到啦!”

“不然,万岁,虽然海外遥远,但若派人访寻,或可查知一、二。想那昆仑奴就曾在大唐出现,那时航海不便,却有人能来,如今我们去访,应该更容易才是。另外,书中记载,有些道行较低的树怪,所迁离我中土并不遥远。有一种名曰橡胶树,其材不可用,但却能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汁液,凝炼之后轻软耐磨,富有弹性,将其包在车轮之上,可日行万里,且千载不坏,据说乃是阐教圣人元始天尊所乘‘九龙沉香辇’车轮必备之物。此物昔年三保太监下西洋时便有人见过。”

“太好啦!进忠啊,你快去命人重下西洋,寻找这种橡胶树!”

“这……”魏忠贤一听,脸都绿了,这才真叫自作自受。

本来他打算的挺好:只要昊天把他交待的事儿办了,以后就算自己人了!在皇上面前再给他个下马威,一是杀杀他的锐气;二来降低了皇上对他的好感,避免他邀宠威胁到自己,今后好一心一意为自己办事。

没想到昊天真说上来了,一番话皇上信以为真,反倒把自己给将住了。下西洋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明朝禁海多年,现在连当时郑和乘坐的宝船都造不出来了,下西洋,拿什么下呀!来两条小舢舨,那不到水里就得翻!他没辙了,只好给昊天连使眼色。

昊天一瞧,高兴了:让你总“黑”我,这回嘬瘪子了吧!事到临头还得靠我。

“启禀万岁,重下西洋,准备工作繁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得慢慢准备。其实有一种神木,比刚才所说的都好,离我们大明也很近,可就怕人家不给呀?”

“啊?”魏忠贤先蹦起来了。“谁这么大胆子,我大明天子找他要点儿东西,他敢不给?咱家灭了他!”

“就是那东瀛倭国。”

“呃……你先说说,他有什么呀?”

“那东瀛倭国古称扶桑,因神木得名。扶桑神木乃是日息之所,所以扶桑岛上温度极高,寸草不生,也没有人迹。可后来有后羿射落九日,仅剩的太阳也不在那儿住了,扶桑神木就化入大地滋养万物,使扶桑岛屿由一片荒凉变得了绿树成荫。本来扶桑树乃是神木,灵气庞大,凡人是消受不起的,这一化入大地,灵气分散,便偶尔有灵气浓厚的地方,十年以上的树木之中,结出一小段金色的木心,名曰‘扶桑之心’。据说这‘扶桑之心’神妙异常,可滋养人体,福延后嗣。若能得到足够的材料做把椅子,人长期坐在上面,受灵气滋养,寿过彭祖也算不了什么,甚至可飞升成仙。可就是一样,这‘扶桑之心’生于树心中,不剖开来看,谁也不知道哪棵树里有,所以就算在倭国也发现的极少。估计很多倭人都不知道有这么种东西了。传闻倭国国王就有这么一小块,所以能保佑他后代的江山做了上千年。”

天启皇帝听完,好像是想痴了:“真想亲眼见见这神木啊!朕不求自己能坐上它,只要能有足够的材料让朕亲手做一把椅子,就今生无憾啦!哎,进忠啊,不是说有个东瀛朝贡的使团要来见朕吗?”

“启禀万岁,是有这么一个使团。他们现在礼部演礼,安排明日早朝见驾!”

“朕都忘了!好像他们还提出什么请求来着?”

“他们请求从此为我大明属国,年年上贡,岁岁称臣!”

昊天在旁边一听:能有这好事儿?这鬼子们除了野心就是骄傲,我记得明成化年间鬼子将军还是皇帝,好像叫足利的,给成祖写信时,自称日出国的皇帝,称成祖是日落国的皇帝,现在能主动称臣?

果然,听魏忠贤继续说:“他们说朝鲜国经常侵犯他们,他们想征伐朝鲜,现在既然同是大明的属国,请求您不要帮助朝鲜。”

“既然都是朕的属国,由朕从中调解一下,不要动刀兵不好吗!”

昊天在旁边听得一咧嘴:哎唷,这傻宝贝啊!这是那事儿吗?再说了,谁听你的呀!

“万岁!”魏忠贤搭话了:“朝鲜、日本相争,相互国力耗损,与我们大大的有利,管他作甚。”

这个耗子动刀——就知道窝儿里反的玩艺儿!看来这肯定是收了鬼子的好处啦。皇上、万岁,你可千万别听啊!

“你说得到也有理,不过这‘扶桑之心’?”

“老奴这就派人去询问东瀛的使者,如果他们有,一定让他们献出来!”

“大人,下官要给您提个醒儿。这种东西被倭人视为传国之宝,凡是知道底细的,都不会承认他们有这种东西。不信您就去问,说他们是日出之国,说他们有扶桑神木,他们都会承认,问他们‘扶桑之心’,他们肯定跟您装糊涂!”

魏忠贤瞪了昊天一眼:我用你提醒啊!这不等于给皇上也提了醒了吗!

果然,天启发话了:“张爱卿说得对,要是他们装糊涂,我们就不许他打朝鲜。进忠啊,你去告诉他们,要是敢不献,不但不许他们打朝鲜,朕还要发兵征讨他们!”

魏忠贤鼻子都气歪了——我的万岁,你说得到轻松,打倭国,怎么打呀,人家在海上!

正在这时,就听外面有小太监高声禀奏:“奉圣夫人晋见!”

魏忠贤一听可乐坏了:她来了,这事儿可就好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