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白洋淀与衡水湖
作者:澶州居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60

在河北省的冀中平原上有两片水域,一个是北京南百公里之处的白洋淀,一个是冀中平原南部衡水湖,两片水域仿佛是点缀在冀中平原上的两颗明珠,滋润着华北平原的土地,养育着华北平原上的儿女,人们在水域的周围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两片水域相比,白洋淀很小,衡水湖很大,湖水里都有天然的鱼虾和飞禽,给水增添了生命的气息,但,国人都知道,河北有个白洋淀,很少人知道冀中平原上有个衡水湖,其实衡水湖的面积似乎比白洋淀大的多,但不如白洋淀有名声,因为白洋淀虽小,它与周围的居民混杂居住,湖中有着不少的村落,水面上被绿色的芦苇遮蔽,白洋淀有夏日的荷花与莲花,芦苇荷莲与水面相辉映,形成一个绿色的世界,从天空看,象一片绿色的青纱帐和碧绿的荷塘,另外,白洋淀还有着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白洋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白洋淀的居民在这里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人们以白洋淀中的芦苇做掩护,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发生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抗日故事,更重要的是作家孙犁先生写过一篇《白洋淀纪事》记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军民与敌人展开斗争的场面。建国后,孙犁先生的《白洋淀纪事》选在中学课本里,因此大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冀中平原上有个白洋淀,还有个小兵张嘎,如今的白洋淀水域中间小岛上还有一个嘎子饭店,白洋淀的出名关键是有它本身的故事,和描写故事的作家,若不是当年孙犁在此活动,采写白洋淀它不会如此出名,若不是建国后有人把《白洋淀纪事》选入中学课本,白洋淀也不会有人把《白洋淀纪事》选入课本,白洋淀也不会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如今享受着旅游资源的人们,不能不感谢抗战时期的英雄,不能不感谢作家孙犁,更不能忘记编选中学课本的专家与教授。

与白洋淀相比,衡水湖没有那么幸运,尽管衡水湖水域面积很大,水里也有鱼虾,但它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水域,一望无际的水面,人们生活在湖水的周围,水面中间没有居民,周围没有故事,所以,它虽然面积很大,却始终受冷落,没有多少人知道衡水湖,别说外省的人,就连冀中平原的老百姓也很少知道衡水湖,它客观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却不为人所知,也是一个疑问,当然衡水湖没有被人投资开发,这说明目前还没有发现开发它的价值。其实,衡水湖并不错,在干渴的华北平原上,有这么一个天然水域,也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它似乎是像一个未出落成的姑娘,起码是一个没有经过打扮梳妆的闺秀,也许衡水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神秘的神话,只不过没有人讲述罢了,衡水湖之所以受冷落,原因是没有包装,没有炒作,说起来白洋淀出名时,也不是故意的炒作,孙犁写了一篇文章,被选入课本,几十年后成了成倍最低效益最高的广告,他没有刻意美化它却给白洋淀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衡水湖缺少的正是这个,如果今天去包装炒作开发衡水湖需要很大的成本与投资,为此,白洋淀人在享受白洋淀带来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感谢那孙犁先生。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事物,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一旦走过名人的笔下,身价就会百倍千倍的提高,没有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天下人就不会知道有个白洋淀,中国人不知道日本的天皇是谁,但都知道日本有个教书的先生叫藤野,他是鲁迅的老师,藤野因为有个中国学生,才在中国出了名,日本的天皇,中国人不会敬仰他,而藤野先生会让中国人记住几百年、几千年,任何东西只要被名人记在历史上就会永垂不朽,也没有故意炒作的嫌疑。

如今,白洋淀的居民一边享受着游客带来的财富,一边品味着自己的历史文化,象一位品茶下棋的仙人,悠闲自得,而衡水湖的居民还在周边养鱼养虾耕作着自己的农田,此时,衡水湖的人们也许会埋怨,孙犁先生,当年白洋淀抗日,我们也在抗日,你为什么没有选择衡水湖,而选择了白洋淀,这个问题已经作故的孙犁先生无法回答,只有问抗日根据地的文联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