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撒娇还是抗争
作者:澶州居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48

时下的孩子们总是娇生惯养,尤其是近二十几年出生的独生子女更是掌上的明珠,他们被称之为宝贝和小皇帝,略微懂事的孩子们对这称呼还不满意,他们自豪的说”小皇帝不是我,我是祖国花一朵“这显然是孩子们对大人们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同时,他们又自信的肯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无形中显露出世界的未来是他们的。其实,孩子们并不是都差,一而不是都好,不管是差与好成才与不才,将来都是他们的,我们无法回避这个现实,但是,我们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后代,也有义务塑造世界的未来。这也是子孙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发现一些不争气的孩子,也许是因为与大人们的想法和处世态度不同,会发生许多矛盾和争执,独生子女在大人们的眼里,是唯一的希望,往往是一切顺着孩子,农村的话叫“可着腰长”像一棵小树一样,让它们疯长,不对其砍枝掐叉,这样的孩子很难成才,其实,这样的事并不时发生在所有的独生子女身上,相反,许多独生子女因为受到及时的教育和熏陶,多数成为有用之才,而有些缺乏教养,平时又随波逐流的孩子往往成为大人的难题,其实,幼时的孩子只是因为与大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而发生矛盾,并不见得是坏事,有许多孩子小时非常淘气、费力,长大后都成为巨子的大有人在,可是,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发生的大人与孩子的矛盾,其后果并不那么令人乐观,有些孩子因为平时娇生惯养,大人又任其发展舍不得批评,往往怂恿孩子们的惰性和恶习。因为在大人的怀抱里长大,从来舍不得批评教育,也不会(),善诱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舍不得大骂,养成了孩子们的娇气。一旦孩子们长大后,偶尔因为自己出轨的过错和造成的损失受到家长的批评,他会向大人示威甚至以死相逼,平时里没有受过批评的孩子,一旦受了批评,一时想不开,就会寻死觅活,以死相威胁,有的孩子因为要做错了事,受到家长领导的批评就会和药、上吊、出走,我曾经发现,有些青年大人不答应自己的婚姻,就要寻死出走,有的青年因为大人不答应自己的条件就要跳河、跳井等,迫使家长按自己的要求行事,也可谓一个养子悲剧,当然,孩子与家长发生矛盾摩擦时,让步退却的自然是大人,而不是子女,一个女孩非要嫁给一个家长不认同的男孩,闹来闹去,还是大人作出让步,这似乎成为一种定势,当父子、母女发生矛盾时,让步的是大人而不是子女,一代伟人**在十三岁时与父亲发生口角,因为父亲当着客人的面称他无用时他破口骂了父亲,父亲追着他打,他跑到池塘边以死相挟“如果你再往前一步,我就跳入塘中”迫使父亲止步,最后调解,要**罚跪,**以跪一条腿为条件达成协议,了解此事,可见,在父子之间让步的是父辈,而不是晚辈,其实,这里面含有拳拳父之情。现代生活中,以死相挟的列子并不少见,在父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一旦儿女以死相挟,父辈必须让步,以最后达到子女们的目的为止。

有个青年向母亲提出买一辆三十万元的轿车,父母不答应,他就喝药自杀,家人把他送进医院,在脱离危险后,父母悲喜交加,当父母问他吃什么时,他第一句话“要买一辆车”母亲一时没有答应,也需在思考儿子的条件时,儿子发火了,表示拒绝一切谈话,母亲赶忙说“儿子,买、买、咱买”。有一个热衷于赌博的青年,经常参与赌博,有一次,他一把输了十五万,父亲很生气,问儿子“孩子,我把欠钱还了,你还赌么?”儿子说“绝不再赌”父亲还清了十五万元赌债,没过几天儿子又一次赌输了二十万,他不好意思张口,便喝药死了“父亲哭着说”儿子,你输了钱,不就是二十万吗,这值得死吗,不是还有我吗?”父亲哭的死去活来。

这样的列子在生活只能够举不胜举,儿女再大在父母面前仍然是孩子,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小孩,当他们与父母的意见不同时,可以抗争,以胜利告终,当他们向父母要求时,可以撒娇,以达目的才罢休,这似乎成了一个惯例,父子之间的矛盾斗争,儿女们是胜利者,父母是失败的一方,似乎在父母生下儿女时就注定欠儿女们许多,假若来一个换位思考,结果是否这样,父母们绝不会因为儿女们的不幸而以死相逼的,儿女们可以永远抗争与撒娇,而父母在弥留之际还总怕给子女们留下债务与遗憾,当年迈的父母患了不治之病时,会担心给孩子们造成经济负担而拒绝治疗,而当孩子们生病时,大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医治,这就是子女们在父母面前的优势。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也真够善良的,不过,一个布衫轮着穿,人人都曾为人子,也将为人父母,人人都在父母面前抗争过,撒过娇,也有子女在自己面前抗争和撒娇,人一旦做了父母就知道做父母的滋儿,当自己的儿女抗争与撒娇时,也应该想想,上面还有年迈的父母,自己是如何对待的子女,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又是如何对待的父母,自己不想欠儿女的同时,是否还欠着父母的骨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