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既有优点和成绩也有缺点和错误,一件事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两点论,中国人最喜欢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认识世界。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也算唯物主义的辨证法,于是,认识人的优缺点和事物的一分为二也是人们识辩事物的有力武器。
多少年不谈哲学,偶尔想起,也颇有兴趣,有了一定实践经验的我从生活的现实中发现,哲学的许多原理都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当年在课堂上丛书中学哲学,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如今联紧了实际生活,也感知出哲学的生动活泼,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生活圈里,有许多活生生的人,也有鲜为人知的事,人们要对身边的人进行平价,也会对一些事物进行分析,如果不是有些人带有巨大的偏见,都会讲出一个人的优点和成绩,同时也指出一个人的缺点和错误,对一件事既看到它的积极的一面,也看到坏的消极的影响和作用,这样会显示出平价人的客观与公允,否则,只讲一面就被人认为是一种偏激和不公正,带有一定倾向的人也会把一件事物一个人进行一分为二的判断和平价,进行接近实际的客观分析。无非是优缺点,积极与消极在评价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在人与人之间,如果关系好,可以把成绩和错误定为七三开,关系不好或有是有成见的人也许来个倒三七,把缺点和错误说的多了,把成绩说的少了,不管怎样只讲一个方面,不顾另一方面,就会失去公允,也会失去被社会认可的评论价值,为了体现自己的公道,人们总会一分为二的认识平价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结业时,校方老师会给一个结论,优点是什么,缺点不足是什么,一个人在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工作,也会有一个评论,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无论是考核使用干部,还是选拔领导及专业人才,都有这样的一个栏目,党内有一个*生活会的制度,在生活会上,每人都要总结个人的成绩,查找自己的不足,这叫自我批评,然后是对别人提出意见,叫相互批评,考核干部也好,过生活会也好必须有这样的程序,必须一分为二,讲出每个人的优缺点,中国人的汉语词汇丰富,用起来也较方便,为了回避杜绝别人不喜欢的字眼,为了回避扎伤别人的耳朵,人们在充分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也会指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在评论时不用缺点和错误等字样,最严重的说是不足的地方,或有待于提高,有待于改进等字眼,文字不同就由暴风雨变成了热水澡和淋浴,这是中国人用词的巧妙和技巧,不能不令人折服。其实,人人都有缺点的,不过谁也不愿听别人指责自己的缺点,别说是我们的一般人、普通人,就连皇帝老子和圣人以及神仙也是喜欢听好话,不愿听批评,这不仅是人类的共病通病,即使狗猫之类的动物,也不想听人对它的呵斥,我们不能过多的责怪我们人类自己,但为了自己的安全起见,不能不研究评论人的方法,很多权贵,上层人以及学者、名人、专家等,为了表示自己的虚心与诚恳,也会不断征求下级、别人、外界的意见,名义上让别人提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技术,实质上是想通过征求意见获得一片赞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心理需求,大家、名人来向自己征求意见是对自己的认可,如果真的信以为真,给个棒槌当针认,那是自讨没趣,许多大官、名人在征求别人意见,接受别人监督和批评时,结果获得了一片的讴歌和赞誉,在心情高兴满足之余会说”不能光说好的,缺点不足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的逼迫之下,为了给名*贵以面子,为了给他塑造一个谦虚谨慎的形象,也要提点意见和不足,怎样满足大官,领导名人的心理需求,这里边有很深奥的学问,在给别人提意见时,从表扬的角度去批评才能令别人满意,假若接受批评的是自己的上级,领导和权贵,在提意见之前,得想好了,别提致命的硬伤,公道正派政绩突出,但缺点太认真,脾气不好,不知道照顾身体等,千万别提廉洁方面的事,也别提私生活的事。假若接受批评的是一位艺术家,评语是”艺术精湛,精益求精,就是看您的表演太不容易,希望多表演几场“假若接受批评的是一位教授,老师、知识分子,一定要充分肯定他的业务成绩,缺点应该是生活细节上的毛病,而不能说他的课教的不好,学术不精,因为他们很在乎自己的职业,不在乎生活小事,把他说成书呆子也不为过,因为书呆子就是做学问的特征,假若对方是一个作家,一定说他的书写的很好,自己喜欢看,书的质量是别人批评的禁区,提意见时可以说他的书不容买到,希望多写书,或者文章写的很好,字写的一般,这也不要紧,他关心的书,不在乎字,假若对方是一个书法家,你一定要赞他的字写得很好,缺点是不会自理生活,不会照顾自己,或者说他的字画不容买到,市面上多是赝品和假货,他会高兴,你不能说他书法有待于进步与提高,假若对方是个军事家,夸他仗打的好,有谋有略,是个常胜将军,提意见时说他抢打的不好也不要紧,因为他要的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他不在乎自己是否是神枪手,假若对方是个法官,评论他时一定要说人是黑包公,执法如山,提意见时说他六亲不认,也不要紧,这证明他是一个清明的法官,他要的就是这个评语,从评语的角度表扬他,既满足了他的心理,也起到了批评的目的,如果说法官能见风使舵,会给人面子,断案灵活,虽然这是表扬,他认为是对他职业态度的否定,总之,人人都表白自己愿意接受批评,实际上都有自己批评的禁区,自以为是专业是强项的,容不得别人否定和指手画脚,批评也只能是与职业无关的鸡毛蒜皮,假若对方是个瘸子,避开这个弱点,评论他别看人家腿不好使,脑子聪明,啥活都能干,对方是个盲人,夸他别看他没眼睛,耳朵好使,脑子灵活,对方长的黑,说他别看颜色重,长的英俊有男子汉气魄,在指出别人的缺点不足时,一是注意别人的软肋,别扎伤别人,二是回避要害,指出别人的强项来弥补其不足与缺陷。
我们一分为二的看自己,也一分为二的看别人,但在看自己时,总是优点大于缺点,在看别人时总是缺点大于或等于优点,这是我们的共同弱点,但我们少不了经常的评论他人与事物,在评论别人的优缺点时,必须把握分寸,绝不能扎伤了人,碰别人的硬伤,戳别人的软肋,别在别人的强项中找不足,别在鸡蛋里找骨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假若别人叫你提意见,不分部位的指毛病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与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