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不平山
作者:沧浪歌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94

这天中午,皇甫松照例在军营内巡视一番。那些值班站岗的士兵,都精神抖擞地挺立得像白杨树一样地笔直。皇甫松很欣慰,在这近半年的坚持包围中,大家能够毫不松懈,也够不容易的了。

忽然,他看到东北方有金光一闪,向着寒南郡城飞去。他喊道:“不好,有奸细!”手中七宝玄金枪一掷,玄金枪化作一道黑光,截向那道金光。可那道金光飞行速度极快,它见到有黑光截击,就左右摇晃了几下,然后摆脱了七宝玄金枪的追击,闪电一般飞进了寒南郡城。

皇甫松接住飞回来的七宝玄金枪,默然沉思了一下。然后回到了军营,召集众将士道:“准备打仗吧!”

佟卓惊讶道:“准备打仗?为什么?”

皇甫松道:“今天,我见到有奸细入城。这个奸细,飞行速度非常的快,想必就是逍遥道中,飞行速度堪称第一的雷行者律令。”

曹小操道:“雷行者律令。十二行者之一。”

皇甫松道:“是的。据说他是飞猴族人,飞行速度快如闪电,还从没有人能追上他。我估计他此番去寒南郡城,一定是传递比较重要的消息。而这消息一定和不空道君的突围有关。我刚刚得到消息,说是如意道君终于抽派了十万人马,由逍遥堂堂主秦广天君林涛,地行者扬尘,朱天神君率领,正在由幽州向着寒南郡靠近。想必是援助不空道君的,更有可能的是,掩护不空道君突围。”

刘有备道:“这样一来,我们必须分兵应付援军,不空道君就很可能突围出去。能不能在中间路上,伏击逍遥道的援军?”

曹小操道:“刘将军说的主意不错。据我所知,从幽州到寒南郡,中间经过不平山,其中有段不平谷,极为陡峭难行,可以埋伏军队,正好伏击敌军。

皇甫松听了,笑道:“此计甚妙,不知谁愿意走上一遭?”

吕酷道:“末将愿往。”

皇甫松道:“好,我拨与你五万兵马。”

吕酷道:“好的。”

等吕酷走后,曹小操担心地对皇甫松道:“大帅,这吕酷会不会把事情办砸?”

皇甫松道:“把事情办砸?不会吧,吕酷是一员勇将,每次都是很优秀地完成任务呀!”

曹小操道:“吕酷个人英雄主义严重,我担心他不肯在不平谷埋伏,而是公平地和敌人决战。万一不敌,岂不坏了大事?”

皇甫松听了,道:“小操所言极是,这样,你办事谨慎小心,你就带两万人马,跟在吕酷后边,如果吕酷完成了任务,也就罢了,如果不能,你去帮他一把。

吕酷点齐了人马,带领自己手下的四猛将出发。哪四猛将,乃是高舜,曹兴,程联,皓明。

高舜乃白猿族人,枪法如神,使一杆如矛般的一丈长枪,名一丈威。

曹兴也是白猿族人,使大刀,名狂飙神刀。箭法超群,射星落月弓,可百步穿杨。

程联,赤猿族人,使一把开山大斧。名裂山斧。

皓明,乌猿族人,使一杆丈二长的长矛,名屈卢矛。

不平山在寒南郡西北五百里与幽西郡交界处,其山高有万丈,直插云霄。方圆百里,人烟稀少。山中有一条小路,崎岖难行。传说当年玄和玉女和猿始天王生气,路经此山,见其山悬崖峭壁,山路不通,不由火起,拔出腰间倚天剑,将此山劈为两半,故名不平山。

又有人传说猿始王朝第十九代大王安王时,太学院的一位老师梦远子,离开了京都之后,来到了此地。他见此地风景奇幽,人烟稀少,很适合自己隐居。于是就住了下来。后来建造成桃源洞天。

吕酷骑赤麒麟与众将士行了数日,终于来到了不平山下,望着壮丽的山川景色,他不由叹息道:“真是好风景呀,真想在这搭上几件茅屋,读读书,钓钓鱼,看看花,采采茶,看日出日落,任云卷云舒。”

皓明笑道:“老大要是隐居了,要我们这帮弟兄到哪儿去混呢?”

高舜道:“此山确实好隐居,说不定还能遇见当年在此地建成桃源洞天成仙的梦远子呢,‘我梦登天,尽把不平,问之化工。似桂花开日,秋高露冷,梅花开日,岁老霜浓。如此清标,依然香性,长在凄凉索寞中。何为者,祗纷纷桃李,占断春风。一时列鼎分封。岂猿臂将军无寸功。想世间成败,不关工拙,男儿济否,只声遭逢。天曰果然,事皆偶尔,凿井得铜奴得翁。君归去,但力行好事,休问穷通。’

说着说着,我都想在这住下来了。”

曹兴道:“这可不行。你没听有诗道:‘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

磨损胸中万古刀。’如果二位将军都隐居了,外面这么乱,谁来安定天下,谁来救治苍生。将军不出山,将奈苍生何呀?光凭那些只说不做,百无一用的书生,还有那些只知搜刮民财穷奢极欲的家伙,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

说话间,大家趋马走进了山谷。

虽已是初冬季节,水瘦山寒,但山间松柏众多,依然青山如旧,碧水潺潺。大家行了数十里,渐渐山路变得狭窄起来,有的地方竟然只能通过一个人。高舜道:“将军,前边就是不平谷了。

大家在狭窄的山道中走了数百步,前面忽然豁然开朗,就见眼前一亮,在群山峻岭的包围之中,竟然是一片百花盛开的谷地。吕酷惊喜地道:“真是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哪一天我一定带玉蝉看一看此处的美景。这真是人间仙境呀!”

吕酷放眼望去,他看到在一处山崖之下,有座碧潭。潭边一位老翁静坐在那儿垂钓,他一边钓鱼还一边唱歌道:“坐久语寂寞,泉响忽翻空。不知龙者为雨,雨者为成龙。看取交流万壑,不数飞来千丈,高屋总淙淙。是事等恶剧,裂石敢争雄。敲铿訇,扪滑仄,藉蒙茸。苍浪向来半掩,厚意复谁容。欲说猿始旧事,未必玄都千树,得似洞中红。檐语亦颠倒,洗尔不平胸。”

吕酷不由笑着对那老翁道:“老伯,你这么钓鱼能钓到鱼呀,不怕把鱼给吓跑了?”

那老翁也笑道:“愿者上钩。愿者上钩。”

吕酷又道:“老伯能够唱这么好听的歌,以前一定也是个读书人吧!”

那老翁道:“读书人?也算吧!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在另一边的山坡上,蓊郁的树林中,传来砍柴的斧声,却看不见人影。斧声中间,还夹杂着那樵夫的歌声:“凭古城边眺晚晴,远村高树转分明。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云向岭头闲不彻,水流溪里太忙生。谁人得及庄居老,免被荣枯宠辱惊。”

又有一位采药的中年人,正背着药篓,朝着一段悬崖攀爬。他的身躯漂浮在白茫茫的云雾之中,他的歌声也隐约传来:“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四蹄日日多,双轮日日成。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

程联叹道:“都是高人,高人呀!”

吕酷道:“是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他们生活在这平静的山谷之中,与世无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可以说那句‘帝力于我何有哉’的话!”

高舜道:“将军,我们是不是请他们离开此地,我们好埋伏兵马。”

吕酷道:“我们还是不要破坏此处的美丽,咱们到前边谷口去迎敌吧,也免得他们说我们不公平。”

高舜道:“可是我们人少,只有五万人马,他们人多,十万人马呢。再说,如果我们要是在谷中埋伏,首先占了地利,其次我们以逸待劳,可以节省不少体力。”

吕酷皱眉道:“但是我们这样就不是堂堂之师了,再说还会破坏这美丽的环境,我不忍。”

高舜听了,便不再言语。大家一齐往前方赶去。不知不觉,谷口便在眼前了。

吕酷和他率领的将士渐渐离开了不平谷,这时,那潭边钓鱼的老翁跟前,忽然飞来了两个人。一个就是方才悬崖上的采药人,一位是个健壮的乌猿,手中拎着一把砍柴的斧子。二人对那老翁道:“师傅,看来这不平山也将要不平静了!”

那老翁道:“是呀。我把桃源洞天建在了这个偏远的地方,满以为会有幸福的日子过,唉,这战争却就要在我们的眼皮子地下发生了。”

采药人道:“师傅,我们和乡亲们都躲在桃源洞天,你把结界弄结实些,不就不怕了。”

那老翁道:“你不知道,任何结界,都害怕鲜血的侵蚀,一旦战争,就会有杀戮,就会有鲜血。就会有惨叫,就会有叹息,就会有痛苦和失望,悲愤和绝望,这些东西都会破坏桃源洞天的结界的。但愿,但愿这场战争会早日结束,规模会小些。”

砍柴人道:“师傅,那吕酷看样子宅心仁厚,他不是已经选择到谷口外边去打仗了吗?”

那老翁道:“嘘,他不在这不平谷打仗,不等于别人不在这打仗,你看,有人来了,我们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