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听到“废帝”这两个字,浑身一震,愕然的望着李儒。.
李儒却自我解说道“现在洛阳城中虽说大将军已经身亡,但他的势力没有受损,王允隐然成为他们新的党魁。奸阉一党伏诛,我们只要掌握洛阳兵权就可以取而代之,一跃成为第一大势力!还有那些高阀士族,可以预见今后朝堂将会是三方势力共存。但是,我们毕竟是外来势力实力最是弱小,朝中更是没有根基,现在他们已然两方联手妄想把我等赶出京师。然后才是他们争夺权柄。然而他们联手的基础是什么?是陛下,是名分。”
李儒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说道“天下皆知先帝预立陈留王,我们就用这个大名。废少帝立陈留王。这样既可以立威警告其他两方不要轻举妄动,也消弱了王允等外戚的势力。陈留王没有母族,可以更好的掌握天子这杆大旗。”
“那样士族岂不是一方独大更加尾大不掉吗?我们可没有和他们政权的资本啊。”董卓立刻指出了其中的弱点。
“不会,士族虽然势大,然而不是没有矛盾的。杨、袁两阀都是高阀门第,争斗已久。现在执掌士族牛耳的是袁阀,他杨阀能没有什么想法吗?到时只要封杨阀阀主杨彪为太尉,士族必定分裂。在封王允为司徒,抬高何进余党的身价,其和士族联盟之势必解!之后我们就广招天下有识之士收为党羽以丰主公羽翼,则大事可定”
“如何掌握兵权控制京师?”董卓听了李儒的意见后心动不已。大汉的江山与其掌握在这些寡廉鲜耻的高阀手里,不如掌握在自己手里。
李儒听到董卓的问话,激动万分。这就表明董卓已经有了独掌权柄的雄心。“我们来的匆忙,只有五千精骑。可他们不知道,只要让兵士们晚上悄悄出城,等到天明时在大摇大摆的进城。如此往复,在把我们的军营严守禁止任何人出入,他们不知我兵力多少的情况下定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在这段时间内调集凉州军进洛阳,同时主公在派遣心腹将领掌控西园军和南、北三军则可。”
火光劈啪作响,烧的人心里难受。董卓内心中挣扎着,兴奋、惶恐、焦虑各种情绪扑面而来。它们就像恶魔撕裂着自己的良知。
“去办吧!”董卓艰难的蠕动着声带发出几个音节,说完后全身像抽干了力气一样瘫倒在那里。
***************************************************************************
几月后,丹阳太守府
刘宁跪坐在大厅正中,一干幕僚围坐在刘宁的身边。分析当前的局势,要说现在给人的感觉那就是眼花缭乱。何进死了,奸阉诛杀,笑到最后的却是董卓。少帝被废后董卓自封相国独掌大权,又听从李儒的建议广发招贤令,居然还要招进京刘宁拜为宗正顶替刘虞。这不,众幕僚正讨论这个事情呢。
“侯爷,此时京畿纷乱。我等可以凭借这份诏书进京见机行事,定有一番作为。”邴原率先开口道。
邴原字根矩,号一龙之龙腹,青州北海朱虚人。他既不是世家大阀出身也不是豪族,真正的寒门士族。虽然有才华但那些高阀对他不屑一顾,心灰意冷回到家乡准备从此避世。刘宁听闻后下礼聘为太守府督邮。
“不可,虽说这是机会。但洛阳已按潮涌动,我等置身世外方能掌握主动。如踏入京畿,到时想抽身就不可能了。”管宁急忙打断邴矩。
管宁字幼安,管仲之后,与邴原同乡。两人向来交好,又与他一同出仕刘宁。现为太守府主簿。
刘宁听后不语,转头看向许攸。
“根矩和幼安所言都有其道理”许攸顿了顿“自董卓掌政后,独霸专行滥杀高阀士族,现在广招天下贤士妄想收为党羽,实在是可笑。这份诏令命是一石二鸟之策。侯爷是陛下的亲叔叔,若士族们拥戴侯爷摄政辅佐陛下名正言顺。这就变相的消弱了他的权柄。如侯爷入朝则顺势软禁;不入朝则定一个抗旨之罪。”
“这样,岂不是对侯爷不利。我听说名士蔡邕本不愿为官,董卓就威胁杀他全族,不得已只好入朝。此人残暴成性,说的出做的到。借此良机他肯定要对侯爷斩草除根。”管宁非常忧虑刘宁的处境。
“不会的,董卓虽说是个豪族出身暴虐无常。可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知道自己在朝中根基未稳。也想借招贤之机抬高自己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威望。侯爷是皇族贵胄,他的亲族是谁?是当今陛下,杀了侯爷对他有什么好处?只会增加天下人对他的恶感,受人于柄。侯爷不入朝最多只是消了太守之职,如果入朝那才是祸患无穷呐。”许攸信心满满,斜眼瞥视一旁的郑纲,眼里充满了挑衅。
许攸是当世的名士,又出身高阀,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士族高傲的通病。郑纲有才是大儒郑玄的弟子,可毕竟出身不如许攸,来到刘宁身边又极得信任,许攸已隐隐闻到了一些危机。
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宁的正妻崔氏,不久前让大公子刘安拜他为师。这本来是个令他非常高兴的事情,可没过多久又听到风声。说崔氏原本想让刘安拜郑纲为师的,可郑纲不知是何缘故不收刘安,这才转身拜入许攸门下。
‘你不要的烂鞋给我,这明摆着瞧不起我嘛!’如此一想,就更加敌视郑纲了,郑纲也隐隐感觉到了什么,所以平时尽量避让许攸。
“念国(郑纲的字),可有何见解?”刘宁转首又问郑纲。
“侯爷恕罪,属下正在考虑别的事情。”
“哦,说来听听。”刘宁了解郑纲,他如果想别的事情,那么此事一定至关重要。
“属下在想董卓这几个月的所作所为。”
“何解?”
“董卓虽说豪族出身,身份微贱。可不可否认,他很有远见,也很有魄力。在王允与高阀的联手打压下还能闯出一条血路,这不得不算是一个奇迹了。可惜啊,他一开始就错了。这个错误足以致命!”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
“错就错在他不该入朝争夺权柄,更不该是出身豪族!”说到这里,郑纲眼里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废帝立威,绞杀反对他的士族无可厚非;这是每个权臣必经之路。但是,他忘了这满朝文武中都是士族子弟,他这已经犯了众怒。在看看他招贤的都是什么人吧,还是士族高阀。他已经是孤家寡人了,等待他的必将是背叛是败亡。”
刘宁听懂了郑纲的含义,董卓注定败亡。他入朝掌握权柄机会虽然更多,但那样在外人眼里早已打上了董卓的烙印。董卓败亡后,他的死期也就不远了。现在他要的是蛰伏,慢慢的,慢慢的等待着下个机会。想到这里,刘宁心中已有所决断…
中平六年十一月,献帝下旨招合肥侯刘宁入朝,因刘宁抗旨不尊拒绝入朝,除去丹阳太守之职,迁回合肥仍为合肥侯。
********************************************************************************************
狼爪看了书评,首先感谢现在还一直支持着狼爪的读者们。谢谢你们!
对于字数少的问题狼爪也很无奈,狼爪毕竟还有着自己工作,不可能把写作当作自己的职业。除非狼爪成了大神,不过那也是很遥远的事情。我要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可能很慢,在这里要向大家道歉。不过为了满足大家,我还是觉得从今以后开始两天三更(晚上还有一更)。这已是狼爪的极限了,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另外希望大家多投票给狼爪,要是本书大火了,狼爪说不定真的改行当专职写手了哦!!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