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树不欲静
作者:应容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426

厉宁昏头昏脑,信足前行,猛然抬头时,发现竟是走到了城外。骄阳如火,他渴得厉害,只好在一个茶汤摊上坐下。他像喝酒似的,一口气灌了两碗茶。忽然听见身后有人的耻嗤笑,他转回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之所以熟悉,是因为那人头上的遮阳帽。

在树林里。这人隔着面幕,开始关怀厉宁:&ldqo;谢未回来了,看来将要有好事发生。&rdqo;

厉宁忍着火气:&ldqo;你到底是谁?有什么目的?这么紧随着我,难道我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吗?&rdqo;

这人笑道:&ldqo;年轻人,虽然我是谢未和王素的敌人,都绝不是你的对头。而且,我们还有机会成为朋友。&rdqo;

&ldqo;呸!你把我厉宁当成卖友求荣的畜生吗!&rdqo;

&ldqo;求荣有何不对?何尝让你卖友?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自我,你是你,他是他,为何不可以有自己独有的朋友?先别急着反驳‐‐你现在的心事,我这个朋友就愿意聆听。&rdqo;

厉宁就像一只突然发现进攻对象弄错的斗鸡,盛气突然收敛:&ldqo;我现在的心事&hllp;&hllp;&rdqo;

那人轻笑:&ldqo;说出来吧,我或许给你出出主意。&rdqo;

&ldqo;我&hllp;&hllp;我恐怕真的没有希望了&hllp;&hllp;&rdqo;

&ldqo;你是说桃桃?&rdqo;

厉宁悲哀地道:&ldqo;我恐怕真的要永远失去桃桃了。&rdqo;

那人嗤笑:&ldqo;未曾得到,何谈失去?&rdqo;

厉宁陡然一惊,是啊,是啊,他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桃桃,哪怕是她的一个眼神&hllp;&hllp;一切不过是他自己的痴心妄想,与他人何干?

&ldqo;你只是在心里空想,何曾付诸行动?你都没有想方设法先去得到,又怎么说&lsqo;失去&rsqo;呢?你现在面临的情况,不是&lsqo;失去&rsqo;,而是去&lsqo;得到&rsqo;。&rdqo;

&ldqo;我现在要去&hllp;&hllp;得到?&rdqo;厉宁迷惘地睁大了他善良的眼睛,&ldqo;怎么可能&hllp;&hllp;&rdqo;

&ldqo;事在人为。&rdqo;

&ldqo;然而命由天定。&rdqo;

&ldqo;但是,人总是会遇到很多机会改变命运,不是吗?&rdqo;

&ldqo;&hllp;&hllp;我要怎么做?&rdqo;

哗哗啦&hllp;&hllp;空中烈日炎炎,是否树难耐炙烤,本不欲静,而风助树兴呢?一时间四野树声大作,像是在预告人们风云的突变,雷雨的降至。

本县有风,邻县树动。徐荷书迎着风独自走在路上。她在邻县杀了人,自然不打算等邻县官差来捉拿她。她决定走,虽然很舍不得崔氏一家人。如果与那些杀手沆瀣一气的娄桑派人追捕她,那么她随时恭候,只要不再连累这户人家。

她觉得回本县其实是件挺没意思的事,既无要务也无着落。应该继续南下去见黄河才对。可是,她的马还在本县衙门。

这匹马已经陪伴了她两年,她不能丢下,舍不得,也需要它。去荆州的路还有很长。

然而她想错了。张长长、费施一见到她回来,围在她跟前高兴得抓耳挠腮,就差热烈拥抱了。&ldqo;荷书姑娘,听说你病了,好了吗?&rdqo;

&ldqo;已经没事了。&rdqo;

&ldqo;荷书姑娘,跟我们一起去城西巡逻吧!&rdqo;

徐荷书笑道:&ldqo;这是你们的新任务?&rdqo;

&ldqo;非常时期,临时任务。&rdqo;

张长长又道:&ldqo;现在要马,难道你要走吗?&rdqo;

徐荷书笑得很勉强,点点头。

张长长本就无辜的一双蛙眼简直无敌了:&ldqo;别走!多在我们本县呆几天,过了时日,我们陪你去好地方玩。&rdqo;

费施也道:&ldqo;大人都不想让你走哩。你看,来人了&hllp;&hllp;&rdqo;

一名衙役走来,道:&ldqo;徐小姐,大人有请,可否移驾书房?&rdqo;

徐荷书本也想着不知王素伤情如何,便同衙役一起去了。

书房内,王素正倚坐在椅子上处理公务。经此一难,他瘦得更厉害了。见徐荷书进来,忙起身迎接,笑道:&ldqo;徐小姐,请坐请坐。&rdqo;

徐荷书感觉很不得劲,怎么这位一县之长对她这般热情?

&ldqo;徐小姐,一路辛苦,身体可大好了?&rdqo;王素和蔼可亲的清瘦面孔真是说不出的奇怪。

&ldqo;完全好了。&rdqo;徐荷书忽然想起父亲在家接待访客的情形,于是道:&ldqo;王大人,有事说事。&rdqo;

王素忽然开朗地笑起来:&ldqo;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rdqo;

徐荷书一愣,莫非他知道了自己的来历?她也笑:&ldqo;还&lsqo;有其师必有其徒&rsqo;呢。‐‐这么说来,这次救大人免于箭伤的是方之栋和梅云了?&rdqo;

&ldqo;正是。若非他们提醒,下官真认不出他们就是当年恩师的幕僚,也不会知道原来小姐你就是恩师的千金。近日来下官怠慢了,还望恕罪。&rdqo;

&ldqo;什么&lsqo;下官下官&rsqo;的,真迂,我又不是什么官。父亲常夸您&lsqo;铁面无私、六亲不认&rsqo;来着,您不用对我这么客气。&rdqo;

王素笑道:&ldqo;恩师果然家教有方,小姐真乃大家风范。&rdqo;

徐荷书扑哧一声笑了,心想父亲听到这话该会哭笑不得了,什么&ldqo;风范&rdqo;,明明是&ldqo;疯范&rdqo;。她继而忍不住大笑起来。王素从没见过一个这样貌美的女孩子这样不忌惮地笑,登时呆住了,有些尴尬有些欣赏地看着她。

徐荷书见状,忙收敛自己:&ldqo;大人,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扰了。保重,告辞。&rdqo;

王素起身劝住:&ldqo;徐小姐,请多耽两日,让王某一尽地主之谊。&rdqo;时间正好接近中午,王素道:&ldqo;家人正在做饭,小姐在我家用饭如何?&rdqo;

徐荷书第一个念头就是&ldqo;不&rdqo;,但转念想起父亲说王素的衣食住行极其简朴,几近苛刻,便燃起了兴趣:&ldqo;好啊!&rdqo;倒要看看王素家都吃什么。

很快,一个老仆妇来到门外,说声:&ldqo;老爷,饭好了。&rdqo;

&ldqo;把我的端过来。&rdqo;

&ldqo;是。&rdqo;老仆妇显然习惯了王素吃饭时亦办公的勤恳作风。他躺了几天,好多事务积压着等他处理,不更加抓紧时间怎么行。

于是徐荷书跟着老妇人来到厨房。这个后院其实挺大,但并非一个如何了不得的庭园。院中除了一条羊肠小道,都开垦成了菜地,种着各色蔬菜。

徐荷书问道:&ldqo;这都是你种的吗?&rdqo;

老妇人答:&ldqo;老爷种的。我只管摘菜做饭。那堆柴也是老爷前几天晚上劈的。&rdqo;

徐荷书赞叹:&ldqo;王大人真是个能干肯干的人。&rdqo;

&ldqo;咳,我老了,不中用,阿心又是个女孩子,自从夫人前年去世了,这个家,老爷不费力操持,可怎么办呢!&rdqo;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从厨房跑出来,奶声奶气地叫道:&ldqo;赵妈,我饿啦!快开饭!&rdqo;

饭是米饭,菜只有炒青菜和炖豆腐两样。似乎这个家的饮食一向如此清淡随便,并不会因多了一个客人而改变什么。&ldqo;徐小姐,你和念儿在这里吃着,我先去给老爷送饭,然后喂阿心吃一点。念儿,乖乖吃饭不许闹,有客人在这里,你要听话。&rdqo;赵妈盛出饭来,给王素准备了一份,又给伤愈中的阿心准备了一小份,一手一只盘子,托着出去了。

于是饭桌旁剩下了大姑娘徐荷书和小女孩王念儿两个完全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