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荡舟湖面
作者:夏雪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03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是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齐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踞于岳阳古城的西门之上,其气势之壮阔,构制之奇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之所以非常出名,不仅是因为它的建造奇伟,更多的是迁客骚人们在此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特别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这座楼更加闻名遐迩。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可谓一语中的,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菁菁,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云开雾散,碧空如洗,此时,正有一青衫少年在吟诵着范文正公文中的佳句。这青衫少年就是夏璐,他来到岳阳,自然也免不了要来观望一番李白“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洞庭湖,所以一大早就来到了岳阳楼上。

正吟诵间,梯道上响起了一串沉稳的脚步声。夏璐回头一看,见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相貌儒雅,仪表不俗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中年文士看见夏璐,向他点了点头,说道:“小兄弟好雅兴!” 夏璐见对方招呼自己,虽不认识对方,但出于礼貌,也点了点头,道:“在下末学后进,胸无笔墨,少时曾读先贤圣书,还记得这么几句,一时忘情,诵了出来,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倒让前辈见笑了!”

那中年文士听夏璐如此一说,似乎听得一愣,随即笑道:“呵呵,小兄弟一表人才,谈吐不俗,应该出自豪门之中吧!” 中年文士说着,看着夏璐,突然双目精光如电,一闪而过,随即恢复了常态。

夏璐见状,心里微微一震,感觉这中年文士有着精深的内力。夏璐几个月来在江湖上漂荡,见到了很多未曾见过的东西,自然也增长了不少见识阅历,从刚才对方一瞬的眼光,他已经能看出眼前这个中年文士的功力深厚,似不在华山派掌门人华西岳之下。而夏璐自己从“忘情谷”出来后,为了避免江湖人的骚扰纠缠,就韬光养晦,一身青衫,手握折扇,把自己装点成一个文弱书生模样,这一着是不是很灵,他也不知道,但这一路上行来,除了自己主动跟去的“静水山庄”有一战外,他还真的没有受到江湖人的骚扰纠缠,一路风平浪静。

此时,夏璐见对方问自己,说道:“在下出生鄙野,与豪门毫无渊源,只不过是一介草民而已。” 那中年文士正要说话,楼梯间传来了急速的脚步声。两人都同时转头望去,只见一个灰衣大汉匆匆地向走了进来,那灰衣大汉径直走到中年文士的身边,看了夏璐一眼,欲言又止。

夏璐见状,知道灰衣大汉说话不想让旁人知道,夏璐也无意听他们的说话,于是,转身走开,走到墙的尽头,离他们远远地,抬眼看到墙上的一篇木刻文字:“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后面有注释,其意思是说,这首词是当时巴陵郡守滕子京集资重修岳阳楼后,在楼落成之时,凭栏远眺,有感而发,才写下的。木刻字迹流畅俊秀,精工细琢,必定出自名家之手。过了一会儿,就听到两人离去的脚步声。

不久,楼上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观光的人。夏璐又看了墙上留下的诗词歌赋,心里感叹不已,下得楼来,已快近中午,楼前的空地上摆摊设点的小贩不少,一片吆喝之声,给这座名楼增添了无尽的热闹。午饭后,阳光明媚,清风吹拂,夏璐独自一人来到湖边,见浩瀚的湖面帆影点点,渔歌互答。一条小舟箭一般地驶了过来,船夫是一个短褐斗笠、花白胡子的老人,看老人轻松而熟练的操舟动作,夏璐心里暗暗佩服。

小舟还没有到岸,那老人就道:“公子要去君山吗?君山值得看的地方可多了,有‘湘妃祠’、‘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和‘酒香亭’吕洞宾的‘朗吟亭’、柳毅传书的‘柳毅井’与‘传书亭’……”

夏璐听到“君山”二字,猛然想起了岳阳楼上见过的一首诗,那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其文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此时虽非秋天,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夏璐远远望去,那君山伫立湖心,果如盛于白银盘里的青螺一般。于是说道:“那就有劳老人家了!”其时,舟已靠岸,夏璐跃上小舟,付了租舟费用,老人驾好小舟,向君山方向划去。

舟行碧波上,如在画中行,离君山还很远,夏璐并不看远处的景色,而是看着老人划船的姿势动作,只见老人双脚一前一后,手臂挥动双桨,动作轻快敏捷,双桨在湖水里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小舟在节奏声中快速而平稳的行驶着。

夏璐道:“老人家撑船有很久了吧?”老人见夏璐问话,目光依然看着远方,说道:“小老儿十几岁时就在这湖上漂泊,距今有四十余年了!”

“老人家,你撑船的技术真好!” 夏璐由衷地赞道。

“哪里,哪里。” 老人连忙谦虚道,“其实,撑船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关键要掌握好船桨在入水和出水时的角度和力度,两臂不能平均用力,手中所使力的大小需要灵活运用,就像这样!”老人说着,竟然跟夏璐演示起来。

夏璐也觉得有趣,走过去,看了一会儿,对老人说道:“老人家,让我来撑一下,如何?” 老人说道:“公子是尊贵之躯,怎么能干这种粗活啊!” 夏璐道:“我也不是什么尊贵之躯,就让我试试吧!”说完,也不管老人同不同意,从他手中夺过船桨,说道:“老人家,你休息一会儿!让我来吧!” 老人见夏璐执意要撑船,也就不再争执,站在旁边。

夏璐拿着船桨动起手来,起初不是很能控制,老人在旁边讲解指点,多次以后,就能挥洒自如了,即使用一只船桨也能将小舟驾驶得平稳轻快。

老人看着夏璐,一脸惊诧之色,他是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上去很文弱的书生,不但掌握撑船技术很快,而且膂力也不弱。夏璐一时兴起,无意中用出真气,只见小舟如脱弦之箭向君山方向驶去,一晃就是几里之遥。

正行间,突然从斜刺里驶来三艘快艇,转瞬就到了夏璐乘座的小舟旁边,向小舟横冲直撞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