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页写的是工工整整的颜体楷字:“夫人生于世,须当明辨是非,锄强扶弱,急人危难,救人伤病,方为之大丈夫也。余常感心有余地,寿算不足,雅不欲一生心血,付诸东流。是故,以平生所学,掇其精要,借《晓雨遗踪》之名,分《内功》、《掌法》、《轻功》、《医术》,凡四篇,示之有缘。习之,则武功医术,俱足傲世。缘者善恶,天缘而定。汝若挟此秘技,为恶世间,定遭天谴也,老夫虽死,亦有治尔之法!汝当为善,须熟习之,如能行侠仗义,治病救人,汝可快意人生,吾足良慰胸怀矣哉。”落款是:八秩老人淮南忧愤生。乾化元年仲冬。
文子衿心道:“乾化是后梁太祖皇帝朱温的年号,算来这淮南忧愤生已是三十年前的人了。其时他年已八十,还叫作‘淮南忧愤生’,却不太相称。是了,他年轻时定有大多不平之事,心中既忧且愤,因此自号‘淮南忧愤生’,称得惯了,八十高龄也不改名了,就象某人叫张小强,总不能老了就叫张老强吧。”
又想:“这忧愤生确是聪慧绝世,旁人某一方面略有建树已是难能,而以他说来,学他之术后,‘武功医术,俱足傲世’,那是何等了得。须知‘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他如此自信,宁不令人惊为天神!然而武功之道,便是习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介武夫,整天动刀动枪,打打杀杀,非我所愿也。是以前面的《内功》、《掌法》、《轻功》三篇,我是不必去修习了。这个,确是有些对不起忧愤生老前辈了,如果找到有‘习武为善’的人,也可将这三篇交给他,如九斤六或丑女孩唐恬都可以;但象芮平风、彭大通之流,是绝不能交给他们的。至于医术,所谓医者父母心,如此仁心仁术,能够救死扶伤,却是习之有益。对了,我就修习他的医术好了,这样做总算也没将前辈所学付诸流水。但不知《医术》从哪一页开始,我只好一页页的翻下去,看到有医术的就做个记号,以后便从这记号开始。”
于是他便用水从第一页开台抹湿。纸页被水湿之后,现出两个全身**的人像,一正一反,栩栩如生。
他有些奇怪,再一细看,却见人像下面写着数十个小字:此即人身经络穴位图,此图于武功医术均极为重要,经络穴位须当熟记于心,不可有丝毫之差,切记切记!
他便将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等奇经八脉的方位先记了一遍,然后又将每一经脉上的穴位逐一记于心中,他的记心极好,两个时辰左右,他已能将这些经脉和穴位在自已身上一一指摸出来了。
待到日落西山,晚霞红遍,他便收起曲谱,径往城中走去。
晚上闲来无事,便又取出《晓雨遗踪》,点烛夜读。
他找到书中记号,翻至《医术》处,上面赫然写道:余之医术,远胜时下之庸医多矣,与彼等区分大矣……分药、术、功三部……然药固须内力摧行、术亦须内力相助、功为内力之运用,故功乃必练之本也,功力愈厚,医术愈精,药力愈强,相得益彰。故习医之道,先习内功,事半功倍也……
看到这里,文子衿心想:“原来这忧愤生的医术,却还是要从内功着手。我原来说不去练他的内功了,看来没法,要学到他的‘远胜时下之庸医多矣’的医术,只好先学习内功了。不过这样一来,他书中四种,我学其二,也是对他老人家好交代一些。且翻回《内功》处看看内说,不过估计这内功是挺难习练的。”
翻回数页,却见书中写道:晓雨遗踪内功心法与平常内功区别殊大,或坐或卧,或睡或醒,俱可习练:可取坐姿,亦可取仰卧之态,以一吸一呼之法,随时可练此功也。其时定须澄澈空明,心无挂碍,神不外游,魂不内荡,二目垂帘,含光凝神,闭口藏舌,心不外驰,一意归中,待呼吸气息调匀之后,一吸由会阴穴沿督脉徐徐念想,由尾闾,夹脊,玉枕经百会稍待,二呼沿任脉行经祖窍,绛宫,气穴至生死窍稍停;三吸由生死窍提起,气穴处分开从背后两侧上升至两肩窝;四呼由两肩窝分开双行走两臂外侧经阳维脉过两手中指至双手劳宫穴;五吸由劳宫穴经两臂内侧阴维脉至胸前**稍上处稍停……上通泥丸,下达涌泉,真气聚集,周流一身,气合自然,阴阳消长,生生不息,待到水中火发,雪里开花……日积月累,假以时日,神功可成矣!
他看到这里,不由心中大喜,心道:“原来这晓雨遗踪内功却是极为简单,只是一种存念呼吸法而已,甚是方便,我且试试再说。”当即仰卧在床,依书中所载习练起来。起初思绪万千,难于归摄,便又默念了数遍“澄澈空明,心无挂碍,神不外游,魂不内荡”,终于定下心神,渐渐进入意想境界。过得许久,慢慢感到丹田中有一股暖暖的气流升将起来,这股暖流随着念想行经全身,四肢百骸,极为舒泰。这样依样吐纳了数百遍,便渐渐的睡着了。
世人常说,日有所想,夜有所梦,此时的文子衿便是这样,因他睡前一直将那行气吐纳法练习了数百遍,而在睡梦之中,竟依然在行气练功。
原来,那忧愤生天资聪颖,他原有极高深的内功及医术,晚年之际,长经冥思苦想,竟将医理、内功融会贯通,自创出一套极为神奇的内功修习法门,留给后世,但他考虑到他的传人既须极顶聪明,更须有济世救人的菩萨心肠,方能得到他的真传。这忧愤生本是琴棋书画样样皆精之人,他想所谓剑胆琴心,凡是通晓音乐之人,定当爱惜书本,十中有九都是心慈手软,不至于拿他的绝艺来作恶或弃之如遗,是以将平生所学秘藏于手抄的乐谱,又觉《晓雨遗踪》这名字甚合,便借用此名,将乐谱存诸于世。只是在记谱时留下了疑问,让后世的聪颖之人思之索之而后悟。
五王爷刘弘昌游历江北时,自一旧书肆中购得此谱,他本聪明之极,奈何皇室子弟,繁杂之事太多,是以对此未曾深究,当然不知其中之秘了。
文子衿在听了黄琼仙的指点之后,将曲中高音尽去,却于不意之间,发现这些高音正是解题之钥,竟然撞对了忧愤生的路子;但他的心中理想,是要做一名朝庭命官,能为黎民谋福办事,做出一番奇功伟业来的,从未想过习练什么武功,但为了学习忧愤生的医技,却一脚踏入了这一神奇内功心法的殿堂。
他这一觉醒来,已是巳末时分,但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望望窗外明媚的阳光,“西西西西”地吹起了口哨。心想:“看来这晓雨遗踪内功非同一般,自已只是练了一个晚上,不但感觉极好,竟然连心情都好了许多,这内功既于我有益,更应勤力修练。”
他翻开《医术》细看,便研究起医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