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我的对他们这些流氓国家,只有一点对策,那就是坚决玩强势。你们不是害过万伦斯坦元帅嘛!好,我就扶植他的长孙上位。毕竟瓦伦斯坦是被暗杀的,所以他们家族的封号和封地还在,甚至连财富也准许继承。那么阿尔弗雷多.冯.瓦伦斯坦伯爵阁下,就成为我大明南洋香料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了。董事长是田怀彝。
这位小贵族年龄也不小了,32岁,而且也是一位植物学家。只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把非洲的乳木果树、地中海的橄榄树和马鞭草、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和杏仁等等一系列的香料植物,进行改良和移植,竟然获得了成功。
以至于现在大明上下有经济条件的贵妇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冯香子。我靠,他居然对这个中国名字很满意,因为他竟然听信了半瓶子醋范西礼的如下解答:
“子这个词汇,在中国有着无与伦比的荣耀。孔子是文学大家,孙子是军事大家,老子是宗教大家,您现在既然是香子,就证明,您已经是香料大家了。”
呵呵,够狠吧?
不过总体来看,法国人的确值得自豪,西班牙人是最早寻到金矿的,但是现在却已经蜕变成欧洲转运工的角色。而法国人则不同,他们的理念是,黄金好,所以我要用黄金买到更多的金矿。这点上,英国人与法国人是惊人一致,也许是因为同宗同族吧?
先不说他们了,因为东西方的世界里,几乎同时陨落了一位璀璨的军事明星。应对天灾,现在大家颇有些心得了,但为了继续考验我们大明君臣,一个噩耗传来了。
“皇上,宁夏八百里加急!”
我正在胡思乱想呢,方正化的一声断喝,吓了我一跳。
这山陕刚刚消停会儿,怎么甘宁那边又出事儿了?
先介绍一下(内)蒙古各部的来源吧。
明弘治年间统一蒙古的达延汗,把漠南(内蒙古)作为已故长子图鲁的儿子博迪、第三子巴尔苏、第五子阿尔楚、第六子鄂尔齐的游牧地。
博迪是漠南蒙古的可汗,因其地近长城,故称为察哈尔(插汉儿的音译),敖汉、奈曼、苏尼特、乌珠穆沁、浩齐特诸部,都是图鲁其他儿子的后裔繁衍出来的。
鄂尔多斯、土默特是巴尔苏的后裔,阿尔楚则是巴林部、扎鲁特部的始祖,鄂尔齐的后裔则繁衍成克什克腾部。以上各部均奉察哈尔为盟长。但是。
但是许多年来,这些原本同宗的部落群,相互之间积累了很多的矛盾。敖汉、奈曼、土默特等部已经被林丹汗征伐收归到自己的帐下了,鄂尔多斯部对察哈尔部的忠诚度也下降了许多。虽然林丹汗对大明的态度比较亲近,但并不能完全代表鄂尔多斯的立场。
六年五月,河套鄂尔多斯部五万兵马,假借察哈尔部的名义,自清水、横城分道入侵作乱。守备姚之夔等不能御,沙井驿副将史开先、临河堡参将张问政、岳家楼守备赵访皆溃逃。
寇遂进薄灵州,虎臣急领千骑入守。旋尽勒城中兵出击,次大沙井。寇从汉伯堡突至,虎臣军未及布陈,且众寡不敌,遂战死。子赞挟五十骑突重围出。
看着这份鲜血淋漓的战报,我一着急,险些有昏厥过去。也不知道怎么了,一遇到急事,我不是昏厥就是吐血的,这似乎成为了规律。并且可气的是,练了这么长时间的太极拳了,我的身体仍然需要出些状况,才能神清气爽,我靠!
然而,我自我感觉良好,不代表其他所有人的心思。
“太医,太医!”
“皇上,皇上!”
“主子,主子!”
“绯儿姑娘,快取些冰镇蜜水来。”
“曹化淳,你离皇上远点,让皇上缓缓气儿!”
一片嘈杂的声音中,我如同木偶一般,被一群手脚团团围着。我眼见这些忙活着的人们,心中悲愤交加,竟然流下了眼泪。
这一哭,立刻崩溃了更多的人。
“皇上,国事沉疴,责在臣等,皇上万勿要保重龙体。”
“万岁爷,小的情愿折损己寿,来换得主子的身子啊!”
“行了,行了,朕没事儿,朕没事儿,只是虎臣死的惨烈啊!”
我的话音才落,底下很多人都哭了。因为贺虎臣大家都了解,勇武过人,如今年龄也不大,正当壮年,历任历天津、登莱、兗州、延绥的各级军政职务,从师讨贼,百战成材。可以说是一步一步打拼到督师甘宁的这个位置。如今,竟然战殁,的确令人伤怀。
“方正化,拟旨,褒嘉虎臣。”
方正化拟的旨意是:
赠虎臣都督佥事,赐祭葬,世廕指挥佥事。子赞,勇敢有父风。既承廕,又举武进士。移官至京营副将。虎臣之职,诏起宁夏总兵马世龙代之。
当天晚上我问方正化,为什么要把贺赞调回京三营?方正化的解释很简单,马、贺两家都是世袭军户,现在马世龙代理,如果贺赞一意为父报仇,恐怕马世龙也不好干涉,以至贻误战机。不如将贺赞调回北京,一方面提拔重用,安抚当地的军心,一方面也是给马世龙最大的空间来剿匪。
“可是,现在战事吃紧,这么大规模的换防,会不会影响战局?”我故作聪明的问。
“贺赞入京,不过就是那突围的五十人而已,于整个西北军势没有大碍。再说,蒙古此次入寇,无非是劫掠财物,贺督师战殁对于插寇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他们一定知道大明会尽全力追剿,势必会退回去的。此战其实不日可解。”
方正化严肃认真的跟我解释着。却让我忽然想到一点:
“正化,以你所见,蒙古是否也同样饱受天灾所扰?”
“回皇上,理当如此。”
“嗯,那你来看,明年我大明先发战端的话,可有胜算?”
明年就要全面开打了,总是要寻求些心理安慰才是。
“回皇上,于今国事确有起色,但积重难返,明年之战,虽为必须,但还是要谨慎为上。”
“你的意思是,还是要控制战事规模,不可大仗,小仗为上?”
“吾皇圣明。”
明白了,就是现在不是大干一架的时候,还是要隐忍待发,这几年净打腻腻歪歪的烂仗了,我是真想一战定乾坤,但既然方正化这么说了,我只好再考虑考虑,或者找内阁商量商量再说吧。
第二天,孙承宗又上报了贺虎臣历年来的战功,我一看之下,更加惋惜一位良将之才的陨落。连忙修改昨日的旨意:
“录先后剿寇之功,再赠都督同知,世廕锦衣副千户。”
随后,我们便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西北防御体系该如何打造的问题。马世龙世代兵卫宁夏,熟悉地形,资历民望也都很高。让他来安抚局面当然是最佳人选,现在的形势只有一个,大修战备。
城墙的构筑与坚固,各地兵马将官的安排,民众的疏散与安置,都要花钱。还不能少了,但为了表现我们重视。户部特意下拨了40万两银饷下去。
“唉”我不仅哀叹,“为何现在的大明,凡开战,必要严谨收成,为何不能一战而定啊?”
这句话属于忍不住的询问,人吗,说白了就这么回事儿,总是自我安慰,自我否定的过程中,饱尝磨难!当然,我在这么问的目的,也包含着,跟内阁取得高度一致,明年战事的规模是大是小的问题,大家现在定了之后,将来谁也不需反悔!现在这他妈烂仗打的,根本没什么技术可言嘛!如果现在不通过反复的交代,来保持基调,保不齐到明年,言官不闹事。
“皇上,战事,乃国之大计,万不可凭意气而动国本。国家羸弱,一战能胜则罢,不能胜,则国之危矣,臣敢请皇上,切勿轻敌冒进!”
老孙的观点也没什么太新鲜的,但最终,他倒是很高兴的看到,大家对现在形势的认识,那就是‘相持相持再相持,看谁熬的过谁。急吃不了热豆腐,哥几个慢慢熬吧。’
这就如同破茧重生的蛹蝶,虽说艰难,但我们大家到底还是看到了曙光。因为大明天军,主动出击的时刻到来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呵呵!
像如今这般,龟缩在城市中,依托着长城来防御游牧民族的骚扰,虽说憋屈,但只要我们能整理好国内的经济形式,改善民生,改良军队。我们将早晚会寻来,刺破茧壁,拥抱阳光的那一刻。那一刻,我们将向着太阳呐喊:
“阳光普照之下,都是我大明的国土与臣民。月光挥洒的夜晚,上演的每一幕都将成为传奇。”
到来吧,我破茧化蝶的那一刻光辉,将始终照耀在世界东方。
我要让世人传颂崇拜我大明子民的丰功伟业。
我要让历史成为我中华儿女书写的光荣篇章。
第五卷完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