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读
作者:路苔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23

杨康救一个陌生人,在我看来已经是他脑子被门挤了才会做出来的事,所以下面到是不出我意料地,救那农夫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他别想让杨康再多看她他一眼。

美女杨康都没怎么多看过了,何况是你这个丑男!

我在心中暗把武三通祖宗骂了个十八遍,但考虑我好歹是来求人的,总不能求人之前先把人家弟子臭骂一顿,所以我也只得稍微收敛一下了。

杨康再度背起我,顺着山路走下去,没走多久,路便到了尽头,眼前却是一道窄窄的石梁,石梁下面,竟然就是神不见底的峡谷。

看到此处,我竟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虽然武侠小说中,主角若是掉下山崖,那是说什么也死不了,反而要走大运的。可是若要我真的纵身往下跳,那还是免了,我可犯不着用自己的小命来验证小说中的那些胡编乱造之中又有几分真几分假。

杨康道:“走这种路,走的越慢反而越不稳,你抓好,我们一路跑过去。”

我点点头,道:“你小心。”

杨康点了点头,便提气一纵,上了石梁。

这石梁是个圆筒形状,上面又凹凸不平的,别说普通人了,就算是个轻功稍微差点的,走上这里也就一脚踏进棺材了。

我突然想起,若是要隐居,以一灯大师那身份,定然不会是自己找地方,而多半是渔樵耕读那四人找的这地方,那么他们的心也够险恶的了。这地方先是隐秘之极,即可避祸又可避世,这到时无可厚非的,可是其中几道险关——尤其是这石梁,能当一灯大师的对手的,自然不会连这一段“独木桥”都过不去,所以若要御敌,这石梁实在是鸡肋。不过要是有人来求医——不是特别严重的伤,肯定是不会一定要一灯大师来救的,而受了特别严重的伤的人,还能跃得过这石梁么?

若说要像杨康这般,被着病人过石梁,有这般功力的人又有几个?更别说我印象之中,这石梁之上还有最后一道关卡!而这关卡,更是让人进退不能,若是强敌,大可和这最后一关的人开打。但若是求医的人呢?总不能还没见到人,就先把未来救命恩人的弟子给打下山谷去吧?

所以这石梁哪里是来妨敌的,根本就是阻拦外人求医的!

于是我越想也就越觉得那“渔樵耕读”四个人实在是阴险之极,刚才怎么不狠狠揍武三通一顿出气?

……至于为什么不揍别人嘛……谁叫那武三通后来生了两个脓包儿子还欺负杨康他儿子?

石梁之上,走个十几步就有一个缺口,而且长短不一的,杨康轻功实在不错,总是轻飘飘地就蹦了过去,害我觉得他好像在玩超级玛丽——不对不对,明明是松鼠大战,杨康是松鼠,我是被松鼠举起来的小松鼠,只希望杨康别把我当成箱子一样扔出去砸敌人。

跑了一阵,终于可以在苍茫雾气中隐约见到对面山上的平地,我心里一喜,道:“快到了快到了!”哦耶!那“读”朱子柳竟然不在那最后一个缺口上等着,难道是去上厕所?我真是太好运了!

可惜杨康眼见前面还剩最后一个约莫有丈宽的缺口时,却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从平地那边跑过来,“嗖”地跃到那缺口之前的石梁之上。

杨康停住脚步,我望过去,之间那书生身下的竟然好像是凭空而立的一根柱子一般,而除了他身下那一块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地方,竟然再无落足之点。若是这书生不让开,怕也只有先把他踢下去再说。

问题还是那句话,我们总不能明明是来求医的,却先把人家弟子给弄死吧。

于是杨康拱手道:“晚辈求见尊师,烦请先生引见。”

可那书生好像没听见一样,竟然从怀中拿出本书来大声读了起来。

我对杨康笑道:“他装听不见呢,你说咱们怎么办?”

杨康道:“这人似乎也不会有前面那第一、第二人那般容易说服。”

我道:“没错,越是自命聪明之人,也是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却是大声了许多,那不远处的书生,也是定然能听到的。

可那书生还是很坚定地装听不见。

我这时却听见了那书生大声读的书,竟然是最普通不过的论语。

就如同我自穿越古代,就绝不会对数学关心,对于文学,我也是兴趣缺缺的。毕竟这里不仅是古代,还是武侠世界,在知道未来会有那么多强敌的情况之下,我哪有那么好的心情还整天读书去,能把繁体字都认得差不多我就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毕竟我不可能要跟人打架的时候给人背诵古文去,那不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也所以,这书生念的不是什么深奥的书,也让我实在小小惊喜了一把,咱别的不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类还是记忆犹新的。

我高声道:“这么大的人啦还读小孩子读的论语,实在好笑。可是更好笑的是,这么大的人读了论语,却连其中的意思都不明白,那简直还不如三岁的黄口小儿了。”

那书生抬眼看了我一眼,也高声道:“其中什么意思,倒要请教。”

我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远道而来,你虽非主人,却擅自代主人逐客,这岂不是有违孔圣人的训诫?”

书生笑道:“在下何曾逐客?”

我道:“你虽没真的赶人,可是却也没迎接客人,孔圣人知道了,一样是不高兴的。”

书生又是笑道:“客人若要求见,也先应该递上帖子。”

我笑道:“然后等你们把帖子直接毁了么?哈哈,我可知道,虽然此间主人虽然是一灯大师,可是客人能不能上去,却全要听你们四个师兄弟的。”

那书生道:“想必二位是通过我下面那三个师弟的考验了?”

我心道说实话可是在不硬气,但若是说谎骗人,这书生也未必就看不出来,索性便敷衍过去。道:“总之我们二人已经上来,但请先生出题考较。”

那书生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出上三道题目,若全部答对,我便引你们去见我师父。但若是有一题不中,还请二位原路退回去了。”

我道笑道:“先生请了。”嘿嘿,我虽然不行吧,但好歹还有杨小康呢,他怎么说也是个小王爷,以前那副模样也满有书卷气的,还愁答不上来几道题么。

那书生想了想,道:“这第一道题,是一首诗,打四个字,猜我的出身来历。”

我喜笑颜开,道:“猜字谜?好啊,你说罢。”别的我不敢说,但要论起字谜、填字、九宫、数独、甚至智力题、脑筋急转弯这类小游戏,可是我在二十一世纪就拿手的呢。

只听那书生道:“六经蕴籍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我插口道:“看先生盘踞这石梁之中而不倒,已知先生武功不弱。先生出题,却是文考,可见先生竟是文武全才,失敬了!”

那书生一笑,接着道:“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却掩半床无所有。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

我把这四句诗在心中默念一遍,便已嫣然一笑,道:“‘六’字下面一个‘一’一个‘十’,是个‘辛’字。‘杏’字上加横、下去‘口’,是个‘未’字。半个‘床’字加‘大’加一点,是个‘状’字。‘完’挂冠,是个‘元’字。辛未状元,便是答案了。先生文采风流,果然是状元之才。”

我心里再次暗笑,虽说我字谜拿手,但以前是猜简体字,和古代这繁体字可差得远了,还好我依稀记得这书生考较的第一道题目的答案就是什么什么状元,虽然我记不得究竟是什么状元,只依稀记得是年份,但这“辛未”二字,简体和繁体是一样的,所以我猜起来自然也全不费力。其实这状元公朱子柳若是出个别的什么字谜,我自然不会记得,像他出的这题目,我可就确实一个字都没印象,只记得答案。但谁教他偏要显摆自己是状元,“状元”这两个字,总是比那些长长的诗句容易记得多的。

那书生也是一呆,他本来以为猜题的应该是背着我的看着就很有气势兼很有气质的沉默的黑衣少年,谁想到却是我这个牙尖嘴利的小丫头?何况这题虽然不是极难,但也是在不简单,要是猜出来也要耗上些时间,甚至少不得拿出笔来在纸上写一写的,可谁知道我三句两句就说出了正确答案,到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得出一道真正的难题来考我了。

那书生四下一望,挥扇指着一排棕榈道:“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

我一听之下顿然叫遭,要说对对子,我可实在不擅长,便低声对杨康道:“杨小康,现在轮到你啦!”

谁想到杨康竟然道:“宋人那些文人的游戏,我是半点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