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鞭“报了仇,抄起细软头也不回就进了旗山,旗山主峰旗杆山古时就是好汉们啸聚山林的绝佳宝地,山顶一眼旺盛的山泉,一年四季水流潺潺,半山腰处有一个天然石桥连接着上山的道路,要想上山只有这一条道路,险峻异常,到了山顶,却又是另一番天地,土地肥沃,平整的就算是山下的良田也不过如此,在山的最北段朝南有一个天然的溶洞,据说没人能走到底,深不可测,民间都传说是通着东海的龙宫,故名龙宫洞。
“铁鞭”带着细软进了龙宫洞,潜伏了起来,他想先避一避风头,再考虑以后的路子,说实话,这么多年他混迹东北三省,在大小匪帮中崭露头角,凭借的还不是最近几年练就的枪法和杀人不眨眼的胆识,自从老爹死后,这世上他再也没有了亲人,他的心冷的如冰硬的如铁,在东北他跟着一个老号的土匪头子练成了一手铁鞭的绝活,成就了他“铁鞭”的名号,以至于没有人制度他的名字,就连他自己似乎也忘记了。
“铁鞭”在洞里藏匿了三天,带的东西吃完了,他走出洞来,用泉水洗了把脸,活动了活动筋骨,忽然,他仿佛像一个饥饿的野兽,嗅觉到了危险,他唰的拔出双枪,一个飞身,扑倒在草木丛间。
就听到半山腰传来人行在草木中的唰唰声,尽管脚步很轻,“铁鞭”还是敏感的听出来是五六个人来了,“铁鞭”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唯一的通道,来人更近了,“铁鞭”用耳朵听着声音,判断着来人的距离。
人越来越近,“铁鞭”的脸上露出了猎人特有的表情,他仿佛看到了送到嘴边的猎物和美食,他的嘴似笑非笑,带着一丝冷漠和残忍。
逐渐的,可以看见来人的头发了,“铁鞭”双手举枪,对着前方,他不需要瞄准,瞄准再打那是雏子的打法,“铁鞭”不用,他对自己的枪法有着高度的自信。
走上山来的几个人日后都成了“铁鞭”最信任的人,也就是他最初的几个兄弟,带头的是“铁鞭”在甘柏飞家放羊时认识的汪六吉,日后人称“大狗”的就是他。
“大狗”汪六吉是在官府发布通缉令后知道了杀死甘柏飞的是自己儿时的伙伴,只是他还不知道儿时的伙伴叫做了“铁鞭”。汪六吉这几年也过的不顺心如意,加上他又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听到“铁鞭”如此的举止,他大干钦佩,他算来算去,估摸着“铁鞭”肯定落脚在旗山龙宫洞里,他就喊上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也都是些不想下苦力劳作,还想吃喝玩乐的人物,带上些酒肉吃食,就上了旗山。
“铁鞭”看到第一个露出的脑袋,他不由一愣,随即把手中的枪放低了些,这次汪六吉他们很幸运,汪六吉第一个走在前边,才救了他们一命。
汪六吉看到了“铁鞭”很高兴的就要跑过去,“铁鞭”虽说是认出了来人是儿时的好友,但他还是警惕的握紧了枪,“汪六吉,你来干什么?”
汪六吉一看“铁鞭”的样子,知道他不放心自己,就敞开上衣,“大哥,兄弟是来投奔大哥的,知道大哥是条汉子,兄弟特地带着这几个可靠的朋友,前来投奔大哥,你看,我们哥几个就带了些酒肉吃食,什么都没带,我们打定主意了,这辈子就跟着大哥你了。”
“铁鞭”一看几个人都敞开着上衣,果然没有任何武器,他放心了,不带武器这几个人对他来说可是不在话下,他收起枪,“那你们上来吧。”
几个人拿着酒肉上了山,“铁鞭”还是没让他们进龙宫洞,就在外边的泉眼边,汪六吉把酒肉饭菜摆了开来,“铁鞭”找了块最高的石块坐下,接过汪六吉递过来的烧鸡,不过他没有接汪六吉给他的酒,他还不能对汪六吉完全放心,所以他只是吃饭吃肉,喝了点泉水,对于酒他是滴酒不沾。
汪六吉他们几个见到了心目中的英雄吗,喝的一沓糊涂,特别是汪六吉,说着儿时的事情,说道难过处眼泪鼻涕直流啊,这让铁石心肠的“铁鞭”少有的一热,虽说就是一瞬间的热乎,但这也让“铁鞭”认定了汪六吉,这个人是最值得的他信赖的人。
“铁鞭”放下了戒心,站起来拍拍汪六吉的肩膀,“兄弟,少喝点,现在还不是咱们喝酒的时候,以后咱哥们壮大了,谁都不能欺负咱们了,咱们再喝个够。”
汪六吉他们一听,热血沸腾啊,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银钱尽着花,搂着美娇娃,这日子,真他娘的滋润。
“好好,大哥,听你的。不喝了。”汪六吉站起来,吆喝着那几个人。“都他娘的别喝了,听大哥的,以后有的是好酒好肉。”
几个人沉浸在美梦之中。
“铁鞭”阴沉着脸,想了想,“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咱们既然走在一起,也是缘分,今天我们起个誓,在哥六个有福共享,有难共当,谁要是昧了良心,出卖兄弟,三刀六洞,剥皮抽筋!”
几个醉醺醺的酒徒被美好的前景冲昏了头脑,纷纷诅咒发誓,要与“铁鞭”共进退,同生死。“铁鞭”这才把众人领进了龙宫洞,重摆酒肉,“铁鞭”破例的端起了酒杯。
第二天.“铁鞭”就和汪六吉等人商量,怎样搞到枪支和壮大队伍,汪六吉告诉“铁鞭”就在山下扎住着几十个捉拿“铁鞭”的官兵,至于人马,只要有酒有肉有女人,那还是抢着争着要上山啊。
“铁鞭”说干就干,毫不含糊,等到天黑,他带着这几个弟兄摸黑下山,连夜枪挑鞭打了军营,搞到了几十条枪和弹药,今天之间,就从各处收集了百十口人马。
汪六吉建议在石桥处设立了明哨暗哨,用大块石垒砌起了坚固的防守工事,架着两挺从军营抢来的机枪,日夜有人轮流把守,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