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谦的说法是在玉门关确实见过支援的西南军,后面西域退兵,长安把凉州让给了匈奴,他们就退出凉州了。
“最后见到魏蓬和魏恪都是在玉门关,他们还没回昌州?算时间应该回去了……”
唐谦回想了一下也没什么异常,“我们撤军的时候匈奴人还没过来接手,西南军应该是走在我们前边,难道是这其中……匈奴人搞了什么阴谋?”
西南军不是在战场有什么闪失,那两万之数应该也不容易遇险才对。
因为白泽的主力陷于西北的预言,魏家一咬牙没让老爷子去,魏蓬也只带了儿子和两万的西南军按朝廷的旨意去支援玉门关。
唐谦一听魏家人没回昌州也很上心,怎么说人也是来支援玉门关的。
大王又跟唐谦对了一下他们撤回的路线,分析了一下现在他们去玉门关要走的路线。
大王立马写了封信给昌州的三舅舅让遮天送去,最后一次确认信息。这里离昌州可近了,他们在汉阳吃了顿饭,遮天就拿着回信回去了。
这次也算有点消息,老爷子前几天送了信回去说下一步去敦煌寻找。还说了为了不遇到匈奴主力,他们是沿着羌人边界过去的。
大王苦哈哈,“行,敦煌是吧!好歹有个消息,还有个具体地点,老爷子也平安。”他也不敢再耽搁,马上就要拔营直接杀去玉门关。
任你阴谋阳谋,一路打去玉门关,掘地三尺就不信找不到这两万人!
看魏慎忧心忡忡,大王还安慰他,“没事的,舅舅活的好好的。”
魏慎对大王刮目相看,“没看出来你还会算命?”
大王心说我不会,白泽会就行了。
大王和唐谦谈妥,他们一起进攻玉门关,接着是朔方,打下来以后由原玉门关的守军驻守。
有西南军这码子事,双方也没再浪费时间,唐谦也跟着拔营,跟在大王骑兵的后面继续往西北去了。这会儿唐谦才知道,大王的一万骑兵都配着一样的黑风马和一样的铁甲,而且,大王从幽州出来就带了一万骑兵,而不是剩了一万。
大王这何止是吃太好。
大概是他的怨念如有实质,大王发现了,他骑着小枣晃到唐谦身边,熟练的画饼,“唐叔,回头等本王回了幽州,派人给你送来几匹黑风马。多了没有,几位叔叔的份还是有的。本王在幽州有个牧场,专门繁衍战马,等再给几年时间,咱的骑兵都能能骑上黑风马。”
唐谦吃没吃饱不知道,他身边的几个将领被大王哄的喜滋滋,显然已经开始畅想拥有支大王这种骑兵的美好未来了。
等一扎营不同之处又显出来了,大王这边下马喂马,然后熟练地掏出军粮包,开啃。
唐谦的人得等板车拉来的黍米,然后埋锅造饭。
人家吃饭一刻钟,他们一个时辰不够,其中有一半时间等后面的火头(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