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长安街东市最繁华的大街街头的一家大铺子悄悄换了招牌,里面叮叮当当的装修了没几天,十月中旬就急急忙忙开业了。
照旧沿袭幽州开铺子的规矩,放了鞭炮热闹了一下,然后给每一个好奇进店的人发一张福字,说是过年贴福字,来年有福气。
这种好意头没人能拒绝的了,见多识广的东市百姓不免问问这店卖的是什么,店员就把试吃的辣白菜端出来,一人分一根牙签让他们扎一片试吃。
“我们卖的这是辣白菜、辣萝卜,是幽州的特产。酸辣咸香,配着它谁都能多吃多吃一碗饭!家里有老人没胃口什么的,买一罐尝尝,保准菜到胃口好。这里有试吃,大家尝尝,怎么样?配上米饭或者回锅炒个肉是不是香得很?这一罐子二两半,您再瞧瞧这罐子,白瓷的!在咱大晋稀罕着呢,吃完了装点油盐酱醋,甚至插把花儿都好看!”
“哎呦你这伙计真会说话!”
“不过这也太贵了……”
“这是什么味儿啊好奇怪,……挺鲜?”
“放胡椒了吗?店家大手笔啊!”
“你们真是幽州来的?那边不打仗了吧?”
伙计摇摇头叹口气,“过年前儿打过一架,幽王殿下的亲卫营英勇作战挡住了北胡子。现在倒还太平,只是年景不好,比去年还干旱。所以只好想招了,都把地里的菜拔了拿过来卖了,想换点粮食回去过冬。哎大娘你家冬天烧什么呀?我们幽州有种石头叫做煤,它能长时间燃烧,比你们买柴烧划算多了,还省地方。伙计马上生火了,您看看我们的煤,只要五十文一斤。……小的还没说完,那是上等的,还有便宜的蜂窝煤,五文一块,我们做的大,您省点一块说不定能做个饭。……这不贵了,我们从山里花钱请人挖出来,再一路走到长安。”
说破了天普通百姓对比下柴价还是觉得贵,倒是那辣白菜和辣萝卜尝一口打开了长安人民味蕾的大门。
这都和事先估计的差不多,如今煤的产量少价格贵,百姓那里基本没戏,还是得找贵族和打铁的去。
朱提往柜台后一站,噼里啪啦拨了几下算盘,忍痛道:“一罐单卖二两半,如果买五罐算十两好了,我们这瓶子贵必须回本,这第一批菜就送给咱长安的亲人们尝尝,我们幽王殿下就是从长安过去的,咱们都是一家人,大家吃好了等明年我们再来,多多支持我们幽州商行的生意就好。”
伙计适时尴尬提醒,“大掌柜是不是算错了?我们这罐子就二两,这辣白菜不止是收菜钱,还有好多珍贵的调料呢!我们卖三两五才能不赔钱,为了打开局面也不能赔这么多吧……”
朱提瞪了他一眼,低声道:“大娘们又不是人人买五罐,你是大掌柜还是我是大掌柜啊?”说罢一副强忍心疼(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