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乡试
作者:梦里解忧      更新:2025-02-22 19:16      字数:1104

八月十八,所有奉天府的秀才相公,齐聚在贡院门外,这时天还是黑漆漆的,贡院外的官兵举着火把将贡院和门口的空地围的水泄不通。

寅时——各府的教官、书吏、门斗,在贡院门前点名识人,确定应试的考生是否本人,有无心思不轨的冒名顶替。

专门负责搜检的士兵,分别站在头门、与龙门外,考生们要解开衣衫、腰带、脱鞋解袜,卸了头冠、玉簪、发带等,披头散发接受检查。

甚至连耳朵、鼻孔、嘴巴也要扒开查看。

若是过了这道门再查出夹带小抄,不光考生要斥革功名,取消所有学籍,剥夺其终身考试资格,连带搜查他的士兵也要拿下问罪。

所以这群搜检的士兵不敢不尽责,搜寻严酷,半点情面不留。

若有人着衣不是单层,就直接剪碎了衣裳检查是否有夹层,便是没有也不能穿有层次的衣裳进贡院。

砚台只薄不厚,防止中空藏着小抄,毛笔的笔杆需要做成镂空状,以方便检验。

携带的提篮要编成玲珑眼,一览无余。

干粮如馒头、饼子、糕点都会被掰成小块,防备其中藏有纸条。

还有自备的蜡烛、油纸伞……只要是要拿进贡院的东西无一不精细搜查。

如遇神色慌张,举止反常的考生,当即拿下受审。

“大人,我,我……”

“带下去仔细审查!那边那个也抓过来。”

“大人,冤枉啊大人,我只是多看了两眼而已。”

“噤声!若你身上无任何夹带,我自会放你进去。”

“永平县张志书,蜡烛中融了东西,带走!”

“饶了我这次吧大人,我都是鬼迷心窍了啊!”

祝泽宁哪怕是经历过院试,也没有贡院现在的阵仗大,他小声同宋亭舟说:“没想到还真有这般胆大的人?”

宋亭舟排在他前面微低着头,“心存侥幸,利益诱人。”

祝泽宁还待再说:“那……”

他们身旁的师长狠狠瞪了他一眼,“噤声。”

祝泽宁脑袋一低,不敢再说了。

昌平府学来的自然不止宋亭舟他们三人,而是整整一百零四人,府学里的廪生老师都来了三十三位,专门为他们作保,避免像宋亭舟院试时的惊险情景。

同他们昌平府这般的情景还不少,除各府府学外还有许多知名的书院,都是被师长带领着。

宋亭舟眼神微闪,年初在昌平的试院发生的事他终身难忘,张继祖和那几位昔日同窗,他也不会忘。

禹国的乡试需考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

考生们顺利进入贡院后,要在小小的号房里答题,三天内不得进出,吃喝拉撒全在号房里,每日会有士兵收取恭桶。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义:是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出题,考生以题中内容延展出三篇文章来,这也是乡试的重中之重,需要书写工整,(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