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王夫子和宋教谕听了也是满意地点点头。
倒是季明远,听了这名学子的话,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继续开口:
“听闻临溪县诸葛云疏和王怡这两位师妹,在院试上以绝对的优势,拿下靠前的好名次,诸位同学,不介意在下先行同两位师妹讨教一二吧?”
此话一出。
临溪县县学的演武场上,气氛紧张得如同紧绷的弓弦,仿佛轻轻一触便会断裂。
也是直到这时,第一场比试这才正式开始。
崤山郡县学的游学队伍与临溪县县学的学子们对峙而立,双方目光交汇之处,火花四溅。
诸葛云疏见此,淡淡开口:
“来者是客,季师兄请?”
她这话一说完,就见站于崤山郡县学队伍前列的秦博士,脸上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那眼神仿佛在宣告着他们的到来只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碾压。
至于他身旁的季明远,虽身着一袭素色青衫,但其神色傲然,两人站在一起,倒是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此时,季明远心想:今日他定然要在这经学辩论上,给临溪县县学一个下马威。
这时,王夫子领着诸葛云疏、王怡和张皓三人,坐于临溪县县学这边。
虽说,此时的他面色沉稳,但要是仔细观察的话,就能看出其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
宋教谕同样如此,这场比试,可不单单是二百两银钱这样简单。
他深知此次崤山郡县学来者不善,尤其是秦博士,此人在学术上虽有造诣,但品行不端,此次游学,除了打他们临溪县县学的脸面外,怕是还暗藏着玄机。
正当他多想之际,就听一声音响起:
“临溪县县学人才辈出,尤其是诸葛云疏和王怡这两位师妹。”
季明远开口,声音清朗,却带着一丝挑衅,“今日,我便有一问,想同两位请教一二。”
诸葛云疏和王怡对视一眼,一同上前一步,两人身姿挺拔,毫无惧色。
“请讲。”
诸葛云疏脆生生地开口,稚嫩的脸上满是坚毅之色。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乃天地至理。”
季明远目光扫视众人,缓缓说道:
“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如今女子参与科举,与男子同场竞技,入朝为官,此乃阴阳混淆,岂不是违背了天地之道?”
此言一出,临溪县演武场下顿时一片哗然。
甚至于有人微微点头,似是认同。
有人则面露不满,却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看着眼前这一幕,季明远神色满足,继续开口:
“就如当今这大夏,女子也可同男子一同科举入仕,这本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可这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就如我之前所说,男为阳,女为阴,科举乃入仕之途,关乎家国大事,女子参与其中,是否有违阴阳之理?”
说到(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