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与太子不但是君臣,还是手足。”孙微道,“世子珍视这情谊。太傅若劝世子当逆臣,便须得挑拨二人。而世子向来心性坚定,必不会任太傅若任性为之。太傅与世子如今是师徒,妾不愿你二人反目,想来,太傅亦不愿意。”
周昶哂然。
“如此说来,我还收他这徒弟做什么?”他恼道,“都是你,既强行把我带回这是非之地,又不肯让我施展拳脚!你也不必急着去什么寻阳宫了,如今坏了我的事,就须得送我回庐山去!”
孙微道:“带太傅回来的,是郡主,不是妾。再说了,太傅回来有什么不好,郡主已经为太傅寻了名医,能为太傅续命,岂非大善。”
“我今日就被你气死了,名医来了也救不回来。”周昶道,“你不是怕郡主么?我回去就与郡主说,说你胆敢对我这老叟不敬,看她怎么收拾你。”
孙微笑了笑:“若能当真促成太傅和郡主推心置腹,郡主谢妾还来不及,又怎会迁怒于妾呢?太傅又说稚气话了。”
周昶慢条斯理地哼一声,不理她。
孙微知道他不过是喜欢耍耍嘴皮子,继续道:“先王是先王,世子是世子,太傅必定早知道世子没有反心,但仍看中他,除了报先王的恩情,想必也看到了世子身上的可贵之处。妾盼着太傅能因材施教,切莫任性妄为,毁了良材。”
周昶饶有兴味:“你与世子究竟什么关系?对他竟那样好。”
“太傅不是说,妾是世子的生母转世么?”
周昶冷笑一声。
“妾有个正经问题想请教太傅。”孙微问,“太傅以为,世子若要辅佐太子,重振朝纲,当如何是好?”
“朝廷之久病在于根基虚弱。长久以来,皇家兵权旁落,处处受门阀掣肘。要破局,当务之急要巩固和壮大手中的势力。虽然如今太子手握北府,世子手握江州府,可朝中山头林立,多的是拥兵自重之人。世子手上的兵马,也只好给太子撑撑门面,可要用来一统江山,远远不够。”
的确如此,孙微暗道,周昶确实深谙世道。
“那太傅以为,世子接下来当从何处着手?”
周昶扫了她一眼:“你有那了不得的家学,不若说说你的想法?”
孙微笑了笑,指了指二人之间的一张石台。
“太傅不若与妾一道将想法写下,看看是否一致?”
周昶也不推拒,放下鱼竿。
二人的手指蘸了水,在石台上写下字来。
而后,相互看了看。
只见都写着“会稽”二字。
周昶诧异不已,看着孙微的眼神,终是有了正经。
“你说说理由。”他说。
“三仙教之乱才将将平息,孔岐还在海岛上积蓄力量。妾曾卜过一卦,他最早也须等到明年春天,天气暖和了,才会回到会稽。在那之前,世子大可趁机进入会稽。此举若成,(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