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三角定位有大问题!
作者:打小就清澈      更新:2025-02-20 17:06      字数:1053

“现在的情况是,对于三角定位系统,现在经过试用,各军兵种的反馈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处于无人、少人、交通有一定困难地区的同志们,对于这个系统的反馈很好。”

“特别在地形平坦的地区,这套系统能发挥不错的作用,即便是因为距离过远,通信功能失效,但是至少在保证定位基站功率的前提下,能让使用者掌握自身位置。在前期的试用过程中,也起到了加快搜救速度,挽救信标携带者生命的实际功用。”

林总师给高振东介绍当前的情况。

“当然,也不是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三角定位原理本身导致的,多一个基站,在使用上的限制就大很多,这是最核心的。另外,山区定位效果差,多径传播干扰严重,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他诸如通信功能受限等等,反倒是在其次了。毕竟这个系统的核心还是定位,通信只是附带功能,可以随时剥离的。”

高振东听着,倒是挺佩服他们的,他们这个“定位+通信”的架构和效果,倒是颇有日后我们的定位系统的感觉了,能在几十年前就想到兼顾两者,还真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

而且他们事情也把握得很准,确立了定位是核心、通信是辅助的主次关系,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想要完美兼顾所有的情况,代价是很大的,搞科研,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贪心。

“所以我们的考虑,是在单基站定位这个系统上,就暂时不考虑通信的事情了,原本三角定位的通信,是为了搜救使用的。单基站定位,我们主要考虑定位本身,至于通信,交给其他系统或者装备来完成。”

林总他们甚至准备直接放弃通信部分,众所周知,一个系统或者一个计划越复杂,失败或者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

高振东对他们的想法,赞同一半:“嗯,你们这个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严格说来,定位信号和复杂的通信数据是不太合适整合到一起的,不过简单的信息,其实问题不大。作为次要目标,简单通信还是可以解决的,反正你们都是要询问的嘛。”

作为测距,最简单的手段就是二次雷达方式,询问-应答,然后根据时差计算距离,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既然都要询问了,那里面夹杂一点简单的数据,其实还是不难办到,民航用的dme就是典型,不过dme是在1961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林总他们对于完整的dme虽然了解不多,只是凭借技术功底和已有技术,弄出了问-答测距。

“高总工,这样一来,定位终端机要处理的事情可就多了,成本也会急剧升高,别的不说,单单是汉字字库,就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压力。磁芯什么的不用说了,磁带容量倒是大,但是顺序存储(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