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连忙站起来,在黑板上开始画起雷达方案图来。
高振东画的那个坐标图他们没舍得擦,没准一会儿还能用得上呢,所以只是挤在边边角角画,边画边给高振东解释。
高振东大致听懂了,这个雷达脱胎于争先一号的雷达,原理都差不多,但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板和djs-60dj,增强了雷达信号处理的能力,并且按照高振东的指引,加入了动目标指示功能,增强了抗杂波的能力。
方案非常中规中矩,没什么大毛病,但是也没什么大的特色,算是利用先进技术解决了口径小的先天问题,不过从结果上来看,解决得并不彻底,主要是不能适应进一步降低的掠海飞行高度。
高振东看着他们的方案,问了一句:“你们能从雷达数据里,看出对目标的捕获情况么?”
齐工想了想道:“能看出一点点,雷达数据量比较大,原始信号是不可能记录下来的,只有一些结果性的过程数据,以及重要节点,会记录下来。”
高振东道:“你先看看雷达数据,对目标的锁定程度有多大?”
大概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目标回波是否清晰,目标状态和位置是否精确。
齐工点点头:“这个倒是能看出来一点,锁定的时候,会记录锁定时的情况。”
说完,他和苏卫华开始翻找数据记录,寻找高振东想要的答案。
等他们找到之后,看了几眼,抬起头来,满是佩服。
“高教授,你早就知道雷达锁定是不稳定的?对于目标位置判断误差范围比较大?”
高振东点点头:“我猜的,你们这个雷达功率有限,想要增强雷达信号的能量,提升信噪比,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加脉冲的脉宽。”
这个雷达是个单脉冲雷达,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那种,用在这个导弹上,从类型上来说还是合适的,pd那价格可不得了。
脉冲信号的总能量与幅度和脉宽有关,在功率有限的情况下,就只有增加脉宽才能提升。
原因知道了,但是原理却不知道,苏卫华道:“老高,为什么增加脉宽会降低定位精度?”
“因为脉宽大了,就意味着雷达回波信号的时间范围长了,自然就算不准,只能算出一个很大的范围来。”
连一开始的锁定都是相对模糊的,当杂波一恶化,自然脱锁的可能性就大了。
找到一个问题,就至少有了攻关的方向,哪怕高振东没说解决方案,但是对齐工他们依然很有帮助,但是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既然你们已经用上数字信号处理板,那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算是有了基础条件了,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去找xx单位,和他们交流一下脉冲压缩技术,对于你们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高振东直接给他们指了一条路子。
高振东大概的给(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