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尔-28仿制机的第二个改进建议,是在仿制过程中,不再使用lyp-5型涡喷发动机,而是直接改进安装现在用于战-6战斗机的lyp-6型涡喷发动机。”
这个建议,其实来自于前世看到的对炸-5的一种改进,使用lyp-6甲发动机替代lyp-5,推力更大的同时,发动机直径从1.2米减小到不到0.7米,重量少了近300公斤。
不过那个改进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发动机散热解决不了。
不过在这里,这个问题就不大了,原因在于此lyp-6非彼lyp-6,材料不一样。
这里的591高温合金和原本lyp-5、lyp-6使用的gh33合金相比,一个可以在1100℃-1250℃长期运行,而后者,只能在在700~750℃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相比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倒是好一些,900℃。
就算是后来lyp-6甲使用的自研gh135合金,其长期工作温度也不如591,约为980℃。这个gh135是lyp-6甲推力大幅提升的功臣,但还是扛不住。
不过两者与591相比,不说天壤之别吧,至少也是高下立见。
所以这个新的lyp-6,对于伊尔-28的改装来说,其实是非常合适的。
“动这么大的手术?是不是太激进了一点?”大家都有些疑问。
高振东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型号,一一解释。
“随着59年战-5的停产,lyp-5型发动机的主力装机对象已经没有了,而且从技术上来说,lyp-5与同级的lyp-6相比,是落后的,我们没有必要维持两种类似推力级别的发动机的生产。”
空军的同志考虑了一下,点了点头,觉得有一点道理。
高振东又在黑板上的lyp-6下面画了一条线:“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点,现在的lyp-6推力远超lyp-5,都已经是两个级别的发动机了,换装lyp-6,能让炸-5有更大的载重,更远的航程。而更多的生产数量,也能有效摊薄lyp-6的生产成本。”
说完,他在几个型号下面写上了数字,一一对比。
lyp-5军推25.5千牛,加力推力32.5千牛,比lyp-6的仿制对象,加力推力略高一点点,1千牛,但是重量、直径、推重比与其相比,都差了不少。
重量重40%,直径大了90%,推重比却是3.4对4.5,小了差不多1/4。
而和这个世界的lyp-6相比,那就更加落后了,在东北航发所的王总他们努力下,这个世界最终定型的lyp-6,别的倒是差不多,但是推力比高振东前世看到的lyp-6甲的加力推力36.8千牛还高出一截子!
估计是综合考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