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不太有big的初啼(3k)
高振东面前两块电路板中间,连了一根双绞线。
这两块电路板,都是运算所做好了,高振东自己焊接的。
从系统里提出来的那一对modem,元件还好说,可是电路板细节与运算所提供的这批,肯定是不同的,因而并不适合拿出来公开试验用。
电路板上各有一个简单的扬声器,正发出“滋滋滋”的声音,这个声音高振东听起来有些新奇,可是如果是二十一世纪前五年左右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人,对这个声音非常熟悉。
这是modem拨号的握手声音。
和日后的使用方法不太一样的是,日后一般是拨号到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通过isp接入互联网,而高振东这里,没有isp,是两台modem直连。
可是系统服务就很贴心,直接带复写纸的,加原稿一共三份,这样几边工作都不怎么耽误,甚至原稿的那份,轻易是不会拿出来的,要收藏嘛不是。
高振东自己不怎么喜欢用复写纸,那个味道不太舒服,而且手上经常搞得蓝色的一片,能不用就不用。
不是去说调制解调器的事情,这个事情还差点意思。
骑着车赶到运算所,看见他,池总工乐了。
池总工高兴的原因,远不止于此,有了这份手稿,对于运算所来说,信息技术发展史藏品+1。
高振东知道培训这个事情是肯定的,c语言第一次的启蒙,还得他来。
他是去送c语言教材和c语言习题集的,高振东实在有点忍受不了这东西的缓慢进度了,干脆,用最近的一次抽奖机会,兑换了印刷转手写服务。
翻看半天,心满意足的收下手稿,厉所长笑道:“高主任,我们用一边最快的速度复制这本书,一边联系出版工作。这书的课,还得你来上一上啊,当前国内要说对c语言的了解,没有比你这位创造者更深的了。”
这和提示信息不一样,提示信息需要尽量让使用计算机的普通人也能看懂,而设备名这类东西,靠近计算机中底层的人能看懂就行了。
你放一盘磁带在那,和放一叠一看就是经过了辛苦工作的手写稿在那儿,明显给人的冲击力和震撼就大不相同。
听见池总工的话,高振东觉得有点难绷,你们搁我这刷金币是吧?
厉所长听见池总工的话,三两步赶了过来,教材和习题,两人一人一本,边看边赞叹。
至于这些数据怎么握手,怎么发送,怎么确认,怎么校验等等这一系列完整的工作,还要等高振东的裁剪版telnet和ftp完成之后才能真正的工作起来。
ck,串口的意思,tzjtq,就是调制解调器了,由于存储空间占用的原因,对于设备等在计算机中的命名,还是倾向于使用拼音字母(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