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脑洞大开,胸怀宽广(3k)
高振东一愣,笑道:“何总开玩笑了,呵呵。我就是脑洞大点儿,在火炮方面,论实际功底和经验,可比不得你们。”
“脑洞?这是什么新技术?”何总有点儿傻。
高振东暗骂自己把日后的网络流行语都弄出来了,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就是思路上天马行空一点儿,实际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比你们可是差太多了。”
再说了,要论脑洞,比自己大的人多的是,有的还很出名,有他们珠玉在前,自己这个算个啥。
“哈哈,高主任这个说法有趣,有趣。”何总听明白了脑洞的意思,感觉挺有意思。
高振东正色道:“我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看看对于课题的推进有没有什么帮助,别的我倒没想那么多。”
“不不不,这是我们在他们东北航发机构支援的专家传回来的消息,虽然我们的朋友把秘密守得很严,但是他还是听说了一些消息。”
报关内容,是一批电子元件,晶体三极管,数量7万只。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过去,高振东已经把晶体管计算机的使用者的培训做完了,现在这批人,已经熟练掌握了使用djs-59型计算机进行程序编制、数值计算等工作的理论技能,正在进行上机实操训练。
高振东道:“我自动化的!今年刚毕业。”
高振东笑呵呵的点点头,不愧是总师,自己都脑补完了。
这其实就是日后所有坦克,都把望远镜式瞄准镜换为潜望式瞄准镜的最大原因,炮镜一体没法搞。
“达瓦里氏,我们南边那位朋友,好像搞出来一些我们很需要的东西。”
何总一句“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差点儿脱口而出,但是理智上还是忍住了。
高振东:???
因为你不是搞这個的,却对内部的细节都极为了解的话,这事儿说不清楚,所以只能先捡一点说说,引起他们兴趣就好。
其实主要是手上这本书吧,比较超前,而且深入到的细节非常多,理论和公式也很多,无论如何,直接拿出来都是不合适的。
“你能说得具体一点么,我亲爱的达瓦里氏。”
报关人是一位华人青年,看见关口人员看向他,他摘下礼帽,很友好的向这位关口人员笑了笑。
而高振东自己呢,这个月也同样充实,上上课、编编程、抽抽奖、谈谈对象,偶尔去傻柱或者王德柱家蹭顿饭。
“你得戒酒了,太多的vodka对你的大脑损伤太大了,我亲爱的达瓦里氏,这不可能,他们所有的技术都是我们刚支援过去的,现在还在仿制组装的阶段。”
“瞄准线稳定了,理论上剩下就是解决炮稳定线和瞄准线的逼近速度和震荡幅度的问题了,这可比原来的情况好多了,甚(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