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天全做梦都没想到,这一次进山会接到一个这么重的任务。
杜天全一向是一个老好人,更何况这是吴老爹对他的信任,虽然凭自己本事可能真的干不了什么,但是他确实也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他的亲家,他的女婿都在部队呢,怎么查当年陕甘支队他们比自己熟悉,自然也比吴老爹他们熟。
吴家人对杜天全父孙俩很是热情。
农家人平时都很节俭,但是过年绝对会丰盛,很多肉菜都会准备上的,有人客的时候就会端上桌。
桌上是香肠腊肉,还有一个风干兔,萝卜炖大骨头汤,还有一碗杜二娃都叫不上名字的菜来。
“这是什么菜?”
杜二娃一向是不懂就问,指着那碗菜好奇的问。
“这是蕨菜。”五岁的吴自强很是骄傲:“我和哥哥去山上摘的蕨菜,摘了还能拿到山外去卖钱;卖了钱就有钱读书了。”
“你读书的钱不是你爸爸妈妈给吗?”
“爸爸妈妈在外面挣大钱,挣了大钱才能回来。”
“什么时候能挣到大钱?”杜二娃对这两个比自己小的孩子很同情,想想进山的路走了这么久,他们如果想去山外玩儿得多费劲儿啊:“你们有去外面找你爸爸妈妈吗?”
“没有,爸爸妈妈很久很久没回来了。”吴自立情绪一下就低落了:“我都快记不住爸爸妈妈长什么样了。”
“我知道,我知道,爸爸妈妈长这样……”吴自强指着墙上贴的日历道:“这是爸爸,这是妈妈……”
“这真是你爸爸妈妈?”别怪杜二娃惊讶和好奇,那画是一张南方工厂车间劳作的图,下面是日历。
“这是我在镇上花了两毛钱买的,过年贴在墙上喜庆。”吴老爹道:“哪是你的爸爸妈妈呀,他们可没长得这么好看。”
杜二娃点了点头,他就说嘛,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画报,他们的爸爸妈妈怎么会上画报呢。所以肯定是假的。
“孩子们在外打工多久回来一次呀?”
“小夫妻两是九零年出去的,当时公社组织的,说是去外面打工,他们就报了名出去了,当时自立这孩子才两岁零一天呢,现在都五岁多了,一次都没回来。”
“平时没假期,过年有几天假又买不到火车票,而且来来回回耽搁时间又费钱,所以就有三年没回来了。”吴李勇道:“不过他们每个月都要写信回来,逢年过节也会寄钱回来,我现在就着心孩子上学的事儿。”
“是啊,我们这个村有村小,但是没老师,太偏远了留不住老师。”吴老爹道:“一年到头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来来去去十几个,简直就像小孩子办家家酒一样,搞不长久。”
“我们想送孩子到镇上去读书,又离家太远了,好几十里的山路,除非在镇上住,他们年纪又小得让人照顾,但是我们去了镇上,(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