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考虑到远在土澳的同门长老,他还是压制住心里的不屑,对面前的官员和颜悦色道:“小人是来办资产登记的。”
“什么资产?”那个官员在登记表上写下石强的来意,同时问道。
“现银。”石强说。
按照陶海彦的说法。
当石强这句话说出口的瞬间,那名官员一定会态度大转弯,变得非常客气。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现在的朝廷,特别是户部,正缺现银去弥补股市的漏洞。
那户部官员一定希望石强在登记完资产后,把自己的现银进入股市里,来帮助他们弥补漏洞。
果不其然。
那名官员一听到石强的话,立马站了起来。
他甚至对石强拱了拱手,才说道:“原来公子是来办理现银的。”
“排这么久的队,真是辛苦了。”
“没事…”石强忍不住嘴角抽搐。
尽管对官员的态度转变早有预料。
可当石强看见对方居然用如此尴尬的话术跟自己客套,他仍然觉得有点不适应。
客套了一会儿后。
那官员才问道:“请问公子是哪里人?”
京都本地人石坤石强报上了自己的假身份。
“年龄?”
“二十五岁。”
写下他的身份后,那个官员让石强先等一下,便去到了档案房里。
按照石强的户籍,姓氏和年龄。
那名官员马上找到了石强的档案。
确定对方确有其人,而且无犯罪记录后。
他拿着石强的档案走了回来。
接着,他抽出一张资产登记表,对石强问道:“石公子,你要登记多少数额的银子?”
“三十万两,全存在醉云楼里了。”
嘶!
三十万两!
要是股票,那名官员或许还不觉得有什么。
这可是三十万两的现银啊!
要是折算成股票,说不定值个上百万两。
看来,这个石坤是个大客户了。
于是那名官员立马问道:“石公子,这三十万两现银可不是小数目,能跟本官说明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吗?”
这是应当的程序。
所以石强早就想好了说辞。
他从怀里掏出一沓交易单据,说道:“这些是我在股市操盘里赚来的钱。”
“但是以前的交易属实太过频繁,所以我没有把那些资产进行报备。”
“但如今,我打算把钱拿出股市经营实体,于是我便来报备资产了。”
此话一出,那名官员立马拿过石强的资产单据。
不一会儿,他便把单据看了个大概。
确认对方的三十万两全是他凭投机的本事,在醉云楼经营的交易所赚来的。
那名官员便不再怀疑。
有如此详实的单据,即便这些钱其实是醉云楼的掌柜陶海彦为了逃税而赠送的。
只要这位石公子想把这笔钱占为己有。
凭这些单据,他也可以打赢和陶海彦的官司。
这符合朝廷此处的政策思路,于是那名官员很快把这三十万两登记(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