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陶海彦对面的石强,看见前者把桌上的笔墨纸砚递了过来。
接着,旁边的婢女上前,帮助石强研磨。
而陶海彦则说道:“虽然你让你们教主采买大量人参前往土澳。”
“反常的资金流动,御史台审计院一定会发现。”
“可御史台对不同事件的审查力度,其实是不同的。”
“本来嘛!一个传承几百年的大派,其教主购买大批药物到大周的殖民地。”
“不光审计院,就连西厂都会闻风而动。”
“但要是购买药物的不是武当教主,而是一名商人。”
“购买药物的目的,也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开办药物种植园呢?”
对于陶海彦的设想,石强并不知道靠不靠谱。
可是,看着陶海彦刚才仅凭几句话就呵斥走西厂。
再看看他眼前这幅非常专业的样子。
石强很难怀疑陶海彦话语的正确性。
他看着陶海彦,顺从的点了点头。
不过虽然石强是基于错误的判断去相信的陶海彦。
可这个世上,基于错误思想和足够幸运站队正确的人并不少。
所以石强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至少在目前,陶海彦发挥了自己专业的商业水平。
给石强指了一条明路。
但是要让这些从前打打杀杀的武林中人,仅凭陶海彦几乎话确定大致方向后,就确定接下来的行动。
还是困难的。
他们这些人里,大多数都是在朝廷开始对武林门派强制征税后,才开始学习商业知识。
为的,也只是规范性的做账、规范性的交税,不被税务部门盯上,不被御史台查水表,被西厂的人找麻烦。
而石强从未接触过武当教的税务,之前也没从商的经历。
虽然他脑袋还算活泛,可想让他仅凭陶海彦的几句话就补齐整个计划。
这属实有点强人所难。
所以,他只能对陶海彦投以求助的眼神。
看着对方求助的眼神,陶海彦一笑。
他说道:“罢了,我今天就好人当到底,亲自教你怎么做。”
说着,他起身推开了包厢的窗户。
接着,他指着楼下排起长龙的队伍,问石强:“你知道这场大萧条是为何吗?”
“钱洪泽繁荣?”
石强不自信的答道。
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他也听了很多人,特别是赵栾提起过京都长乐街的股灾。
在许多人的口述里,他知道这次股灾和“钱洪泽繁荣”有很多联系。
只不过,要是现在问石强两者之间有什么具体的关系。
他却是答不出来。
所以,他只能说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面对石强的回答,陶海彦不置可否地微微颔首。
他开口道:“是也不是。”
“大萧条、股灾这些事情,和‘钱洪泽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它本质,还是由于整个大周在进行扭曲的投机行为。”
顿了下,他对石强笑道:“当然,你不用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