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众法家大臣终于搞清楚这场泡沫潜在的问题!
这使众法家大臣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比起徐刚林,这些法家大臣在人情世故方面要显得更冷酷无情。
可是,徐刚林毕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跟他比较没有意义。
事实上,若是把对比的对象换成儒家官员的话。
毫无疑问,对比那些儒家大臣,法家大臣是会更忧国忧民的。
当那名在闽南的黄老之学成员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告知法家大臣们,关于“钱洪泽繁荣”背后的真相。
众法家大臣全部倒吸了一口凉气。
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规则在变,事物的衡量标准也在发生改变。
若是在以前。
法家大臣对钱荒引发以物换物的事情,压根不会很在意。
要知道,从前朝廷征收农业税时,也是收的实物。
曾有人提议把农业税从实物变成银两税。
但却被人以担忧农民必须把粮食卖给粮商,而朝廷也得通过粮商购买粮食。
双方都会被粮商剥削。
觉得这样做不划算而否决了。
虽然在这件往事中,那名反对的官员是否在早被废除的漕运里占有自己的利益,早就说不清楚了。
可这也侧面折射出,从前的大周,乃至于以前的朝代,对钱荒这种事毫不在意。
但是随着工商业发展。
现在的大周,即便是以不搞经济而闻名的法家学派。
也很明白,畅通的货币流通对经济的影响。
没有犹豫。
众法家大臣非常高效地动员起来。
他们纷纷找出刑部近期以来的卷宗。
果然,根据接连三天的统计。
法家大臣们发现,近期因为资金链崩盘而出现的工厂倒闭,经济纠纷呈指数型上升!
而那些工厂,恰好就在“钱洪泽繁荣”所在的范围外。
也就是说,“钱洪泽繁荣”对其内部的产业,短时间内是好的,当然,长期来看当泡沫破灭,这些产业也跑不掉。
但即使是从短期来看。
对于“钱洪泽繁荣”覆盖领域外的产业,“钱洪泽繁荣”只会给他们带来沉重打击。
于是,在确定那名黄老之学的成员所言非虚后,众法家大臣们开始思索应对方案。
虽然这些法家大臣并不擅长经济问题。
可他们也明白,他们必须立马限制大周的钱向“钱洪泽繁荣”这个金融黑洞涌入。
法家大臣们不会精细的经济学操作。
同时,因为没有控制户部。
所以即便他们知道怎样进行精细的操作,也办不到。
别无他法的他们,只好采取一些直接粗暴的办法。
很快,他们便使用六部在一定程度上都掌控的立法权,颁布了一则行政命令。
他们命令各处的刑部下属部门,禁止除了“钱洪泽繁荣”外的别的产业的大股东,在没经允许的情况下大量兜售自己的股票,用作套现。
毕竟这种操作,很大程度(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