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5-02-18 00:30      字数:1149

“但这个办法没多久就不行了。”

黄晓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是没想到居然行不通。

方浩说道:“公地是书院的,学子们是为了学习来书院的,哪里会用心耕种。”

“书院考核是看念书的成绩,又不评定耕地的成绩,所以耕地的人不上心,田地再多,也种不好啊。”

黄晓轻叹一声说道:“言之有理,但是书院怎么不租出去土地呢?”

方浩说道:“这个肯定也不行了。”

“书院毕竟是念书的地方,出租的田地租金高的话,那舆论会让书院难以办立。”

“但是租金低的话,又没法养活整个书院的人。”

“最后只能出租给豪绅大户,时间一久也就被他们挖走墙角了。”

太难了!

黄晓说道:“方先生,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

方浩说道:“大人,我有个不成熟的主意,但是还得朝廷支持啊。”

“你尽管讲!”

方浩说道:“大人,让学子耕种不行,那让学子办报呢?”

“办报?”

“大人,我发现余杭地区的新邸报卖得很好。”

“但是新邸报送到余杭,都是几天后了,看的全是京都的旧新闻。”

“而且新邸报大多数都是京都的新闻,余杭并不关心。”

“现在余杭坊间,也有许多私报办立,但是都没有规模。”

“所以我觉得,如果书院可以筹办一种属于余杭的新邸报,那凭借办报的收入,应该足以支撑书院运转。”

黄晓一拍大腿,这个办法实在太绝妙了!

让读书人去做报纸,也不算辱没人才。

人家翰林院都办报纸呢!

而且新邸报的收益颇丰,听闻翰林院一次的分红,都能让户部尚书眼热。

由此可见,办报有多么赚钱。

而书院也具备这个资源。

书院不缺能写会算的人才,只要聘请几个印刷师傅,很快就可以刊发报纸。

但是朝廷对于地方报纸,一向都非常严厉打击。

报纸这种刊物,是朝廷的咽喉。

所以私报,一直都被朝廷禁止的。

但是官学可并非私学。

或许可以一试呢?

黄晓也是个有魄力的家伙!

让书院开办报纸,的确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

书院可以拥有稳定的入账,不用朝廷持续输血。

书院的人手也能调动起来,而且也能让学子熟悉文字。

这绝对是件大好事!

黄晓大笔一挥:“就这么做!让府级的官学统筹,出份地方报试试效果。”

“如果可以维持学院运转,那就是功德无量了!”

黄晓打算把余杭的州府当做试点。

余杭的官学是用盐商的大庄园,黄晓又采购了一批印刷机,让老师与学子一统编辑报纸。

这种报纸就叫做《余杭日报》,只在余杭地区发行。

第一任主编,当然是黄晓了。

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主编,几个从未办过报纸的教师,再加上一群(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