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府。
不战而降。
知府是中原汉人,很识时务。
他见过了永琰西狩途经时惶惶如丧家之犬,心里也知道,百年之后,史书对这位末代皇帝不会有一丁点的好评价。
知府是儒生,儒生都明白一个道理:
史书可以不看你的功绩,但一定要看到你的态度。
态度,很重要。
一败涂地的时候,若是你肯纵身跳下黄河,可以减轻许多的罪孽。
……
第8军团司令官李小五放过了凉州知府,允许他只身辞官回乡。
陛下早有交待,甘省先有王亶望,后有王廷赞发扬光大。
全烂了。
无需抱有任何希望。
顽抗之地方官诛杀全家。
主动投降之地方官,加以甄别,流放一半,释放一半。
充公的银子,拿去搞移民安置。
此外,西北地区的豪强一个不留~借着镇压西凉国的余威,把潜在反抗分子一口气杀光。
做尽不文明的事,才能迎来文明的曙光。
……
大队人马离开凉州府继续向西,途中偶遇两次马匪,轻松包围歼灭了之。
祁连山下,马营大草滩。
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令人震撼。
这里是上天赐予帝国的最佳马场——山丹军马场。
绰号“塞外小江南”。
若是没有此地的军马,一千多年前的霍去病就无法远驱匈奴,大唐就没法成就不世霸业。
鼎盛时期,该地存马超10万匹。
……
兀思买既为公,也为私,低声道:
“小侯爷,我们得尽快恢复马场。”
“兀兄说的是,我们联手上书请朝廷拨银重建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不能归属地方,陆军部要直辖。”
李小五执笔,兀思买附署。
当然,
在朝廷正式派出马场官吏之外,他们也没忘了先寻回部分失马。
根据供述,
一部分战马被永琰西狩之征走了,数目不详,至少有1万匹。
西凉国抢走了部分。
周边活动的马匪抢走了部分。
北边草原的牧民拐走了部分。
当然,
马场的这帮人不会承认自己倒卖。
总之,如今的存马,公母良笃都算上不过区区5000匹。
……
在山丹军马场滞留的这段时间,做了两件事。
第一,
留下1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就地修筑简易堡垒,护卫马场。
第二,
从投奔的蒙古人里挑拣合适的兵员。
数百名额济纳土尔扈特人,前来投奔新主子。
轻骑兵军团当中,原本就有不少在江西战场俘虏的土尔扈特俘虏,具备了互信。
军医出面,检查了所有人。
将患梅毒之人剔除,其余照单全收。
……
甘肃之大,令所有士兵感慨不已。
每日行军,大漠无边无际。
除了荒凉还是荒凉。
兀思买天天吟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感动的热泪盈眶,
打仗的次数倒不多,零星的战斗而已。
除了狂热的西(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