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在京师等候钦差们将蜀王朱宣圻宣召到京师来,同时密令巡抚四川都御史谭纶,等待蜀王离开之后,立即清丈田亩。
其实历代蜀王还是对朝廷比较忠诚,也很懂得眼色的,如当代蜀王的爷爷朱让栩,当年嘉靖重修太庙,蜀王献黄金六十斤,白金六百斤,以助大工,嘉靖还特旨表彰过,当然,这也说明蜀王府的豪富。
但是当代蜀王朱宣圻本就有些不太上路子,和四川当地官府的关系一向很差,四川抚按官员多次弹劾他,这次朱载坖终于下令将其宣召到京师来处理。
传旨的钦差经过近两月的跋涉,才抵达成都,巡抚四川都御史谭纶早就接到了朝廷的塘报,赶紧去迎接各位钦差。
按照惯例,宣召亲王,是要由亲臣办理,这是祖制所规定的,亲王及嗣子,无论出远方、守其国还是在京城,凡朝廷宣召,都要派遣仪宾、驸马或者内官,并且赍持御宝文书和金符前去,只有符合上述规定,亲王才能启程诣阙。
即便是皇帝召见藩王,也要遵循三点:第一,宣召人员必须为仪宾、驸马或者内官;第二,宣召之人要持御宝文书并金符以为凭信;第三,宣召之人仅有代皇帝召王进京的权力,绝无问罪之权。
朱载坖这次是完全遵循了祖制,派遣驸马都尉许从诚和内官监少监陈矩到成都来宣召蜀王入京。
不过四川巡抚谭纶却没有这么乐观,他担心出乱子,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当年归善王被人诬告谋反,武宗下令将其囚禁于凤阳高墙,没想到归善王立即吓得魂飞魄散,大哭:“冤枉呀!”当即一头撞死在墙上。
之前嘉靖三十五年,徽王逆案发,嘉靖也是准备将其迁往凤阳高墙囚禁,徽王在府内望见大队人马向徽王府冲来,恐惧不已,自认生路已绝的他先强迫正妃沈氏等十六人自缢,随后自己也悬梁自尽。得知朱载埨畏罪自裁,次妃林氏等五十余人争相取帛自缢殉葬。
这两年事情都搞得朝廷极为被动,虽然这些藩王们确实是恶行昭彰,但是他们在未经朝廷审判之前就自杀的行为,还是会让人认为朝廷处理不公,皇帝失了亲亲之仁,谭纶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一旦蜀王也这么干,朱载坖肯定会很被动的。
谭纶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一旦真的发生了,别说谭纶要为此受罚,前来的钦差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掉,藩王们肯定会要求严惩他们,朱载坖也保不住他们。
这个时候大家都将目光看向了谭纶和王世贞,他们是现在职务最高的两人,当然要他们拿主意了。
王世贞问道:“谭都宪怎么看此事?”
谭纶说道:“少司寇,事不宜迟,依老夫看,现在就传旨,控制蜀王,而后立即出发,回转京师,方为妥当。”
谭纶的想法很简单(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