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卿孟祝和明春晰开着车到山脚下,带上锄头柴刀,准备上山挖竹笋。
田里有冯凝香他们帮忙照管,卿孟祝早上起来懒得去田里了,倒是比较经常上山。
他家的竹子长得好,竹笋也越来越多,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挖到二三十斤,现在每天已经能挖到一两百斤了。
卿孟祝早上六点多上山,挖到九点多,刚好能把竹笋挖完,还能将竹林巡视一圈,把该砍的灌木砍掉,该移栽的竹子移栽走。
他是挖竹笋的主力,明春晰上山主要陪他,挖到七点多的时候,明春晰的司机回来接他,他再下山上班。
卿孟祝呼吸着竹林里清新湿润的空气:“现在的竹林成了规模,走在里面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明春晰看着穿着v领无袖毛衣的他:“竹林里的湿度相对较大,气温低,刚走进来时感受是很明显。”
卿孟祝:“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这里比较舒服。”
明春晰:“含氧量比较高,早上过来走一圈,头脑能清醒许多。”
卿孟祝:“是吧?我总觉得竹子蒸腾出来的空气好像还含了点别的,呼吸着特别舒服。等过两天有空我看看能不能找个机构检测一下竹林里的空气成分。”
明春晰:“然后把竹林的空气打包卖掉?”
卿孟祝想到网上的那些罐装空气,乐了:“还是算了吧,倒也没必要节约到这个地步。哎,前面有根冒出来的竹笋。”
两人背着背篓,提着锄头去前方挖那根竹笋。
竹笋才刚刚冒出来,将泥土顶出了一个小包包。
他们用锄头扒开泥土,竹笋地下的部分却挺粗壮,白色的根部看起来非常诱人,就是比较难挖,越靠近竹鞭的地方越难挖。
卿孟祝气喘吁吁地挖着竹笋:“我前几天问年辛斐,他说已经有手持式微小型挖树机了,我去查一查看能不能买两台,手动挖起来太费劲了。”
明春晰:“要是没有,买手持式电锯应该也行。”
卿孟祝:“有道理,等挖开泥土就把底下的笋锯下来,比我们这样挖要好。”
明春晰:“你往旁边站一站,我来挖。”
卿孟祝确实累了,便往旁边站了站,双手扶着膝盖:“你来你来。”
明春晰用柴刀将竹笋贴着根部砍下来,又掂量了一下竹笋的重量:“四五斤。”
卿孟祝接过竹笋:“我剥了笋壳再看。”
连笋壳一起背下山去,实在太重了,他们现在挖竹笋都会在山上当场剥掉笋壳,直接背笋肉。
卿孟祝剥习惯了,只用拿刀在中间一划,用修长的手指一剥,将白玉一样的竹笋剥出来,然后再拿刀削去根部那些老掉的部分,一根竹笋就算处理好了。
剥好笋后,卿孟祝用手掂量了一下:“三斤半。”
明春晰:“刚好三斤半?不多不少?”
卿孟祝挑眉:“我觉得刚好,要不要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