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在下瑞佛郡的成果
送走了这两人,霍恩同样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根据凯瑟琳的说法,在美格第商会的17个人中,这两个人还是比较好拿捏的。
带上这两枚钉子,美格第商会17位高级合伙人中就拿下9位了。
但事实上还是不保险,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是理性人,太多的随机因素会使得哪怕是十拿九稳的投票都具备一定的随机性。
霍恩并不想随便滥用自己的万票权,万票权是纠错机制而非决策机制。
“勒内,这些天重点监视这几个人,必要的时候可以提醒警告一下他们,让他们别忘了在我这的承诺。”
看着勒内离开房间,霍恩从桌子的抽屉里翻出了下瑞佛郡司铎修会提交的年鉴报告,与急流市的市政厅年鉴摆到了一起。
由于百户区的制度和千河谷爆发的纸墨印刷革命,当前的圣联全面进入了有纸化办公。
而海量信息与霍恩行政改革一结合,就形成了信息带来的巨大掌控力。
正所谓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信息本身就是相当大的权力基础。
翻开下瑞佛郡年鉴,扉页就可以看到当前的下瑞佛郡在册人口有50万人。
农业人口有65%,包括自耕农、佃农、庄园管家(地主)、牧羊人/养蜂人等等。
手工业人口有20%,包括铁匠、纺织工、木匠、石匠、制革工等。
商业人口则占8%,行商、店铺主、银行从业者、经纪人等。
神职与学者占7%,修士/修女、抄写员、占星师、奇迹/炼金神甫、公证人、政府雇员等等。
这打眼一看,就知道下瑞佛郡到底是靠着手工业和商业为支柱,和郎桑德郡初期超过80%农业人口一比就能明显感知到区别。
所以相比于郎桑德郡初期赔本的市镇建设,下瑞佛郡按照司铎修会建设模板化市镇中心的进程反倒相当顺利。
到目前为止,全郡已经建立了14个司铎市镇。
按照霍恩的要求,每个乡都要有3-5个市镇作为司铎修会的行政驻地。
这些市镇中心基本都是从集市、小镇与大型村落改造而来,基本都是那套教堂、市政厅、钟楼的模板化改建。
当然,由于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这些市镇都有不同的变化。
比如郎桑德郡由于经济良好,所以大都是标准模板化市镇建设。
而其他平原郡,由于财政问题、控制力问题等,往往会把教堂、市政厅、守夜人办公室三合一。
像山地郡的司铎市镇,更是教堂、市政厅、守夜人、诊所、学校、军械库六合一,基本就只有一个教堂庭院搭配一个信民广场。
大多数时候,还会再增加一个香肠腊肉工坊与皮革鞣制工坊。
同样地,这些小型市镇也在大量吸引工匠和店铺主,很多相对富饶或地理位置优越的市镇,都开(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