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标和马皇后二人的话,朱元璋默默的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发出一声无奈的哀叹。
要知道,人性是复杂多变的。
从古至今,帝王之路都是艰难且孤独的,皇帝是没有任何朋友的!
毕竟史书上被背叛的皇帝还少么?
哪怕是皇后、儿子也不能绝对信任。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是对于别的皇帝来说,而他的标儿和妹子二人肯定可以信任!
看着手中的名单,老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咱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大明的江山社稷。”
猜疑一旦生根,便是无尽的泥沼,足以吞噬人心。
这份名单,即便未将徐达与汤和牵涉其中,但在朱元璋的心中,猜忌的种子已然萌芽,难以拔除。
帝王之路孤独而漫长,猜疑与不信任往往是这条路上最沉重的负担。
朱标忧虑地望着父亲,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些因权力而异化的灵魂。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明君,却也难逃权力斗争的漩涡,杀兄逼父,最终又亲手将自己的儿子逼上绝路。
这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对帝王之位的揭示。
权力,如同一面双刃剑,既能成就千秋伟业,也能腐蚀人心,让人在无尽的欲望中迷失自我。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这个位置,足以让一个满腔热血的人变得冷漠,让一个性情温和的人变得残忍。
而马皇后则轻抚着朱元璋的背,温柔地劝慰。
可饶是马皇后也知道,这份猜忌如同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然而,面对潜在的威胁,朱元璋的决断不容置疑。
他猛地站起身,对朱标下令:“立即从亲军都尉府调集人手,对名单上的所有人进行秘密监控,务必找到确凿的证据!”
朱标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毕竟眼下下手,为时过早,牵扯太多。
按他的想法,应该徐徐图之,少生杀戮。
但面对父亲不容置疑的眼神,他只能领命而去。
但朱元璋的思绪并未因此停歇,他忽地改变了主意,对即将离去的朱标喊道:“不!先去拿下延安侯唐胜宗!抄了他的家!”
朱标试图劝阻:“父皇,虽然我也很相信江临的话,但延安侯毕竟是开国功臣,是侯爵,
若无确凿证据便贸然行事,只怕会寒了众将士的心,也损及朝廷的威信。”
朱标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他希望父亲能冷静思考,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大明朝开国不过寥寥十一年,开国功臣们可都还活着呢,
若是此时此刻擅杀开国功臣唐胜宗,只怕会引起恐慌,造成大乱!
朱元璋却怒不可遏,打断了朱标的话:“只怕什么?抓了再说!就以他延安侯之子调戏公主的罪名,将他全家拿下!”
“就单论他儿子调戏你妹妹的一条罪名,他就得被抄家下狱!”
朱(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