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大捷
马克沁机枪杀伤力巨大,但是印度部队好像“无惧无畏”源源不断的发起攻势,这就和图盖拉河时印度人士兵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全部不许后退!”英国人在后方的督战队起了大作用。
实际上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和印度人心里也急,但是就像踩踏事故发生时,后方不知道前方情况一股脑往前冲一样,指挥协调上的失误导致前方的印度士兵知道情况,但是后方印度士兵却不知晓,而印度人后面的英军督战队就更无从所知了。
如果是英军正规师可能指挥官很快就会发现问题,而印度师的高层指挥官却是英国人。
平原地形限制了英军指挥官对最前线战事的发生情况,而印度兵后涌实际上是非常常见的情况,毕竟印度人战斗意志薄弱是英国人心中相当清楚的,换句话说印度人不往后方逃,那才是不正常。
这个时候如果可以从高空俯瞰,就会发现非常奇葩的战场态势,东非机枪手在前方对印度士兵大规模屠杀,而英国督战队则在催促后面的印度士兵不断往前面填充。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发展,英军指挥官终于发现了战场情况变化,那就是印度部队数量急剧减少,而且随着尸体的增加,在战场后方已经可以隐约发现前方战事的惨烈。
同时印度部队的大溃败也解释的通了,如此高的伤亡之下,不发生大溃败才不符合常理。
随着时间推移,英军终于在罗斯特的指挥下“安抚”了溃败的印度部队,同时因为这次战争的“突发情况”,罗斯特不得不下令英军在原地休整,而白天两军交战的情况也被整理报告上来。
“根据印度士兵的描述,东非人使用的是一种新型机枪,我们没有缴获事物,不过通过印度人的描述,还有该机枪的特征,应该是欧洲新出现的马克沁机枪,没有想到东非军队装备了大量这种新式机枪,这说明马克沁机枪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在战场上应用,性能远超加特林。”
两个印度师也就是东非四倍多的兵力,这么多人就算打不过东非一个旅,也不应该败的这么惨。
说句尸横遍野也不为过,后方的印度兵想向前都已经不可能实现,尸体堆积的小山拦住了去路。
而真相蔓延之下,印度士兵已经产生的恐惧已经接近临界点,随后直接爆炸。
“我们抓了三个活的东非士兵,不过都是重伤状态,现在还处于昏迷中。”
现在他们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逃离这处地狱,罗斯特非常懊恼,前线撤下来的印度士兵就像发了疯一样,冲击英军主力的阵型,而现在都搞不清原因。
这种恐惧超过了对英国人的恐惧,他们不顾一切的向后方冲击,试图逃离,即便在英军督战队枪弹的威慑下,也不顾一切的向后(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