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东非标准化协会
作者:恶的呃呃呃      更新:2025-02-08 19:26      字数:1071

第708章东非标准化协会

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专门规定:从德国进口的商品须标注“德国制造”,以区分劣质德国货和优质英国货。

放下手中的报纸,恩斯特有些感慨,有些东西不会因为东非的乱入就发生改变,就比如英国最新的《商标法》。

英国改动商标法,总体而言还是因为德国等国家工业实力的飞快提升而感到压力,是先进国家对后发国家的打压。

就算换成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只要对英国造成威胁,一样会享受到现在德国的待遇,所以这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趋势,除非英国出现一个蠢货首相,游说议会放过德国。

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现在英国人是出了名的稳重,除非像前世一样整个社会出现“反智”浪潮,进而通过“民主体系”绑架这些政客,现在英国社会还不流行“假话”盛行。

说回该法案条款的影响,先不说这种开门见山式的羞辱对德国人造成怎么样的感情伤害,但是作为“山寨大国”的东非确实感受到了寒风凛冽。

对于标准化的制定,黑兴根财团和东非国企要分开来看,黑兴根财团旗下的企业大多是创新型企业,且重视产品质量。

工业从无到有这个过程,就和灾荒时灾民饥不择食是一个道理,先填饱肚子再说,真讲究的早就饿死了。

目前公认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只有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其余像奥匈帝国,沙俄,西班牙,东非,日本之流都在追赶中。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东非工业体系建设是从七十年代开始,基本上从无到有全套进口德奥两国的工业机器,所以无法避免的走上这条道路。

但是东非有许多地方政府承办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参差不齐,但是除开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外,又是东非轻工业领域的支柱。

恩斯特重视标准化,但是之前东非根本无力推动这种事,毕竟机器都是通过从欧洲进口的,那就只能按照别人的规矩来办事,而且当时东非人才储量显然也无法推动东非工业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

“由政府和企业成立相关的标准制定机构,根据目前东非的情况,应该是不难的,尤其是在原来商品分级的的基础上,对东非商品标准进行评定。”

要和国际市场竞争,只能把那些质量优异的产品挑选出来,然后在国际市场销售,至于残次品则留给国内消化。

不要看这种“侮辱”的消极影响,实际上也代表着英国对德国工业竞争“无可奈何”的认可,是被逼急了的表现。

而且东非很多城市应该算农业工业混合型居民据点,尤其是在西部和北部最为突出,很多城市只是行政手段促成的,而非工业化造就的城市。

在19世(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