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万万没想到,自己提心吊胆采访了一整天的机密项目,竟然是在海警服役的。
那没问题了了。
你要说海军的装备,确实不敢播。
可这要是海警的装备,我就可劲播了。
编导连夜开工剪辑内容,全段保留了陈晨的所有介绍,一个字不落。
甚至他还从一些ng的花絮中缝缝补补,凑了个整。
成片将近十五分钟的素材,几乎全都是陈晨的画面,满满的干货。
最重要的是陈晨那种充满自信的表情,让人不得不信服,但又没有过分的夸大。
简而言之,就是装逼。
太丝滑了。
如果是采访其他行业的土财主,老板站在镜头前一通吹,肯定是要遭骂的。
但制造业不一样,越吹越得劲。
更别提陈晨吹逼时身后的背景了。
1200吨的“小艇”就矗立在那里,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编导有深深的预感,这段片子将会是自己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天后。
编导带着成片,来到了领导的办公室当中。
“哦,小梁啊,你来来来!”
总编薛成挥挥手。
梁编这时才发现办公室内还有一个人——军武频道的总顾问郑宇村。
看起来他似乎正在和薛成进行激烈的辩论,俩人都有点面红脖子粗。
“正好小梁来了!”
“咱们一起讨论。”
“下一期的军武观察关于海军的内容该怎么做。”
薛成可能因为讨论节目的关系,有点带情绪了,言语激昂。
作为频道的总编,薛成最重视的就是军武观察。
毕竟是台柱子。
在自媒体时代,这档节目是唯一一档能拿出来和网络节目对打的内容。
所以台里倾注的心血也更多。
他自己亲任主编,像梁编这样台里资深的编导,也只能当个执行主编。
郑宇村这位军事装备理论界的大拿更是节目的长期顾问。
海军节临近,台里准备整个大活。
他们正在谋划一档专题节目,内容大概是盘点海军各类装备,并且展望未来。
初步定调做七期,每一期都拿出一种装备。
先进性纵向对比,回顾发展史。
后进行横向对比,与世界上同类型装备进行比较。
最后在现有技术上做基础,眺望未来。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大体框架没有问题,可细致到节目内容,分歧就比较大了。
郑宇村平复心情之后,耐心的解释自己的立场。
“航母这期节目,我有我的难处。”
“你别说4号航母了,哪怕是3号,能说的都不多。”
“这俩目前都是国之重器,不能公开讲解太多。”
作为一档总结盘点类节目,自然是要盘点最新装备的。
总编薛成提盘点航母时主要以4号航母为例子。
这个建议得到了郑宇村的激烈反对。
他说什么也不能松口。
“郑老师,如果不说4号航母,那我们这个节目就(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