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28号。
周墨回国。
前三天,全部都是饭局,采访,开会等等,忙得脚下生风。
躲不了,少不了。
好在真正需要周墨自己准备的东西不多,绝大多数资料助理和公司都会提前准备好,他自己检查一遍没有问题之后,照本宣科就行了。
除了央妈那边安排的一次采访,需要周墨提前正儿八经做好准备,不能放松之外,但也只有这一场。
“荣幸……这一切的基础是……再接再厉……文化特色……只是一个尝试……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面对镜头,周墨侃侃而谈。
采访的级别虽然很高,实际上难度并没有很大。
真正和专业性相关的内容主持人并不会提,周墨也不会说,所有回答的内容只要能够做到通俗,但又不庸俗就够了。
对周墨来说,很多话就是信手拈来。
采访之后,晚上又是一场饭局。
来的人真不少,圈内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都到了。
官方的,协会的,导演,演员等等。
一众人里面,最开心的就是老姜。
他是为数不多,知道周墨有更高的成就,但完全不会产生负面情绪的人。
文人相轻,但作为周墨在圈内公认的领路人,周墨的每一项成就,他都能分的不少赞誉。
至于其他人,恭维的,谄媚的,嫉妒的,不甘的……
各色各样的,都有。
人生百态。
凯子哥的表情很复杂。
国内多一个金棕榈毫无疑问是好事,能给行业带来不少发展资源,而他作为行业内的龙头,行业发展的果实他从来都是最先吃的那一拨人。
不过换而言之,从今天起,他也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崽了。
过去,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虽然有些孤寂,但同样很让人沉迷。
但从此以后,身旁就又多了一个人。
“周导,祝贺你,真是英雄出少年,年少有为。”凯子哥端起酒杯。
“陈导客气,和您比起来,我这个金棕榈取巧了不少。”周墨碰杯之后,把酒一饮而尽。
他看着同样把酒喝光的凯子哥,眼神中带着些许意动。
说起来,他的“大导演搜集计划”眼下也才集了两个人而已。
一个老姜,专门用来拍那种战争年代,且充满隐喻的电影。
一个老谋子,则是承接了《虽远必诛》的项目,发挥他大场面的能力。
要是能在搜集一个凯子哥的话……
别的不说,凯子哥身上有一个其他导演都比不上的优点。
地位高,底子厚。
适合拍一些反应现实问题的电影。
换句话说就是:
适合冲塔。
看看凯子哥的《搜索》,这么多年了,唯一一部能够在票房上就收回所有的成本的电影。
甚至还在当时刷新了文艺片的票房。
过去,虽然周墨经常说,上一代的大导演们,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导演(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