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尚书显然没料到事情的转变,竟然会急转直下,一时间都有些傻眼了。
可看到皇帝明显都转而偏向了谢若微,注意力也被转移了,还把找人的重任都都转交给了谢若微。
显然,他依旧很信任和偏袒谢若微。
何尚书的脸色瞬间又青又白,却又莫可奈何,只能咬紧牙关,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愤愤不平地瞪了一眼谢若微。
可那淬了毒的眼神,对上谢若微略显得意的笑脸,就如泥牛入海,毫无作用。
他甚至还得空挑衅地朝着何尚书,翘起唇角。
何尚书气了个倒昂。
皇帝敏锐地注意到何尚书的神色,他指尖轻敲龙椅,珠帘遮住了他年轻精明的脸。
对待朝中众臣,皇帝一向秉着微妙的平衡之道。
毕竟都是他的肱股之臣,他无意让臣子们相互亲近到能够架空自己的地步,但也不愿意他们相互仇视到拖累朝政的程度。
这种平衡就像走蜘蛛丝般需要精细的掌控,而年轻的皇帝自诩深觉此道。
所以,皇帝轻轻呼了口气,声音缓慢而有力:“何尚书,谢指挥既应承,定是不会对你的侄女做什么的。再说,还有朕盯着的,绝不会叫你的侄女有碍的!”
这番话既给了何尚书台阶下,也暗示了对谢若微的监督,殿内的气氛微微缓和。
皇帝都这般说了,何尚书还能怎样?
他只能咬紧腮肉,眼角微微抽搐,勉强误会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勉强与不甘:“多谢陛下!也劳烦谢指挥了……”
谢若微得意洋洋地扬起了扬眉头,满面如春风得意,笑容轻快而略带轻佻:“不碍事,不碍事,就是以后何尚书做事最好先过过脑子,可别再如今日这般,贻笑大方了。”
何尚书被这话刺得一噎,就似是吞下一块烧红的炭火,胸口灼热难忍。
他恨恨地刮了眼谢若微,那眼神恨不得生吞了他,此次毫无所获,他只能转身回了列。
此时,皇帝就讲起要给萧疏隐加封之事了。
虽然先前已有私下赏赐的金银田产,但那些却是锦上添花,真正重要的还是功勋的承认与官职的升迁。
皇帝早已让人拟定了旨意,“萧疏隐此次不但围剿了黑山寨这徘徊十数年的毒瘤,还了朝廷海清河晏,还将潜逃在外多年的应怀瑾抓获,令他绳之于法。”
殿内众臣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地投向萧疏隐。
“再者,还把遇难失踪的崔岸雪将军给朕带了回来,可恰巧解了北边的燃眉之急。”
众臣的眼中或是羡慕,或是警惕,萧疏隐始终垂首,保持着谦虚的姿态,神情淡然如水。
“一连三桩功劳,可算是桩桩件件都深得朕心,必须加以奖赏。”皇帝顿了顿,目光如炬,直视萧疏隐,声音愈发温和,“经过朕的深思熟虑,欲就加封萧爱卿为金吾(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