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镇出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
与之一同传回的,还有庄际昌病逝的消息。
朱由检得知毛文龙出兵的消息后,感到颇是欣慰——
这个有些拥兵自重的将领,在得到封地赏赐后,到底还是愿意听从朝廷命令。
不过,在知道庄际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后。朱由检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庄际昌忠于朝廷、是为复辽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朝廷不能亏待这样的人。”
又向吏部官员吩咐道:
“庄际昌虽是正六品侍讲,但他担任的东江领长史一职,是正五品。”
“要按正五品官员追赠,而且要像殉节官员一样定为殉职,褒扬这样的忠臣。”
吏部尚书杨景辰是庄际昌的同乡,两人都是晋江人,闻言立刻说道:
“翰林院属于礼部系,庄侍讲又是在外藩去世。”
“臣以为可追赠鸿胪寺少卿,正合鸿胪寺拥有的诸蕃入贡职责。”
朱由检点头颔许,觉得追赠鸿胪寺官职,对庄际昌还是比较适合的。
但是少卿的职位他感觉有些低了,为了表示对庄际昌的赞许,朱由检决定道:
“少卿的少字去掉,追赠鸿胪寺卿。”
“让礼部拟定谥号,在《邸报》、《京报》上发讣告。”
“庄卿是皇祖最后一科的状元,朕本是打算大用的。”
“可惜天不假年,突然就离世了。”
此时此刻,朱由检真有些惋惜没有更重视这个人材,让御医关注他的身体。
这样勤勤恳恳、临死前都想着朝廷命令的官员,实在是不多了。
朱由检打算大张旗鼓地表彰庄际昌,号召所有官员向庄际昌学习。
所以该有的待遇自然要都加上,包括拟定谥号、发布讣告等等。
甚至,他还打算按照紫阁贤臣的待遇,给庄际昌册封神位、给他后人封爵,扩大他的影响力。
所以,他继续道:
“毛文龙在奏疏中,提到要把功劳让给庄际昌,请求给他的后裔封爵。”
“这件事诸位怎么看,是否应该答应?”
群臣听闻此言,都有一些诧异。
因为海外封爵的事情,皇帝早就通过海外戒严夺了过去。
以前也从没有和大臣商量,最多和理藩院大臣说一下。
没想到这件事却被拿到常参会议上来说,这让听到的大臣,都有一些诧异。
仍在兼任兵部尚书的袁可立道:
“太祖有令:文官不许封公侯,除非是立下开国一般的功勋。”
“庄际昌是文官,又没有立下殊勋,按理说是不能封爵的。”
“但是如果毛将军执意让功,陛下也可从权。”
朱由检点头颔许,又听礼部尚书温体仁道:
“陛下先前规定,海外诸侯可向朝廷申请册封附庸贵族,伯爵可册封爵士。”
“臣以为可让毛将军请求,为庄际昌封爵士(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