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钱谦益践行恒产论
作者:凤凰北斗      更新:2025-02-05 19:55      字数:1113

朱由检的有产税设想,毫无疑问没得到群臣支持。

尤其是杨嗣昌等人,对此激烈反对。

他们或许是拥有很多土地,或许是觉得这个政策,不利于家族发展。

之前担任南京工部尚书的户部左侍郎李长庚指出:

“江南一带多官田,苏松两府的官田数量,更是能达到七八成。”

“如今的江南官田虽说是归官府所有,实际除了租税更重之外,买卖与民田无异。”

“陛下将没有官爵的民户拥有的官田数量限制在一二百亩,臣恐民间生乱。”

向皇帝仔细讲解江南官田的变化,如今实情如何。

朱由检听着他的解说,认识到江南情况的复杂。心中更庆幸自己之前坚持了祖制,没有让苏松江浙人担任户部官员——

否则户部的反对会更激烈,这种措施根本连提都不用提。苏松等地的江南人一定会要求减免官田赋税,而不是限制官田。

如今面对这个现实情况,朱由检只能说道:

“先在北直隶试行,南直隶等地以后再说。”

“朕的意见就是,为国出力的贵族和官员,上限要高一些。”

“尤其是贵族的庄田,以后可转为爵田。和军官、军士、军户的世业田一样,只需缴纳十一税。”

“其余官吏按品级,可租种一定数量的官田。”

“没有为国效力的,每户租种的官田最多限制在一百亩或二百亩。”

“如果有超出上限,或者勒令分户,或者每超过一百亩,租税增加一成比例。”

“最高每户一千亩,不能成为超级有产者。”

这个措施,让一些官员稍微接受了些。但是更多的官员,仍然不愿接受。

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这种措施得到通过,皇帝对超级有产者的征税,有可能成为常态。以后可能有更多的赋税,需要他们缴纳。

杨嗣昌就指出,赋税应该公平,应该计亩均输。不能因为有些人家中的田地多,就让他们交重税。

这让之前看过他的《地官集》、觉得他在财政上颇有见地的朱由检,眉头紧皱起来。

以大明当前的局势,如果对所有人征收同样的赋税,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民众,会在生存危机下造反。

反而是土地众多的大地主,还能压榨出一些。

再想到杨嗣昌之前提议加征辽饷,朱由检觉得这个人虽然有才,却不关心普通民众的疾苦。不能让他插手财政,免得天下皆反。

所以他严厉训斥道:

“户部之事归户部,枢密院不要随意干涉。”

“军政已经分立,枢密院和政务院的官员,要有这个自觉。”

罚了杨嗣昌三个月俸禄,让他公开检讨,写文章发表在邸报上。

群臣听到皇帝这个训斥,顿时心中一凛。

因为这不仅代表着皇帝坚持征收有产税的态度,还是对军政分立的公开表态。

之前枢密院的官员还高(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