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荆州学府兴百业
作者:默默无闻的鱼      更新:2025-02-05 08:15      字数:1095

阳光透过窗棂,在诸葛志的书案上洒下一片金黄。

他放下手中的竹简,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屋外那热闹的喧嚣声,如同春日里欢快的鸟鸣,一阵阵涌入他的耳中。

他嘴角微微上扬,起身来到窗边,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学堂门口,往日空旷的广场,今日已是车水马龙。

一辆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满载着各式各样的货物,停满了空地。

车辕吱呀作响,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有节奏的摩擦声。

身着粗布短衫的工匠们,肩扛着木料、铁器,脸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他们步伐矫健,精神抖擞。

还有那些衣着华丽的商贾们,手持算盘、账本,脸上堆满了笑容,他们相互寒暄着,声音洪亮,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的清香,铁器的金属气息,还有淡淡的汗水味,这一切都让诸葛志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机。

这正是他一手缔造的学堂,为荆州,甚至整个蜀汉带来的改变。

自从学堂开办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从这里走出,他们将从学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到了蜀汉的各个角落。

有的学子将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回了家乡,让百姓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有的学子则兴办了工坊,将精巧的工艺品销往各地;还有的学子则选择在各地兴办学堂,将知识的火种传播开来。

受到荆州学堂的启发,各地纷纷效仿,兴办起了大大小小的学堂。

一时间,蜀汉各地书声琅琅,求学之风盛行。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诸葛志深知,这不仅仅是一间学堂的成功,更是蜀汉崛起的基础。

他不禁感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先生,您看,他们又来了。”身旁传来学子的声音,将诸葛志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年轻人,这是一个名叫李明的学子,他是最早跟随诸葛志学习的一批学生。

李明

诸葛志再次看向窗外,他缓缓说道:“看来,我们的学堂,是越来越热闹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笑意,但声音却戛然而止,仿佛有什么未尽之言,他转身,背对着窗外,走向书案,拿起桌上一份未批阅完的文书,似乎想继续工作,但又停下了笔,抬头看向李明。

诸葛志的目光落在窗外那些求学若渴的学子身上,他们有的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有的虽然锦衣华服,却难掩脸上的紧张之色。

荆州学府招生严格是出了名的,不仅考核经史子集,还注重考察实践能力和品行修养。

这对于出身不同,经历各异的学子们来说,都是一次公平的挑战。

广场上,人头攒动,来自蜀汉各地的学子们聚集于(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