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要领导和高大领导的推动下,市里很快和部委对接商议,最终决定按照每个乡至少一套机械打井设备、十套人工打井设备的标准下达生产任务。
而压水井那就要的多了,按照一个村5个压水井的标准,整个北京一千多个村至少需要七八千套压水井。
这还不算市区里没通自来水的地方。
这时候因为原来的乡、村公社化还正在推进,市里还习惯性的说乡、村。
整个统计完预计要花费近百万元,但对于部委和市里来说只是个不大不小的数字,两家可以轻松的拿出来这些钱。
确定了任务目标,市里和部委联合下发文件推动压水井在北京市的试点工作。
文件里面在明确市一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时候,把宋远也列了上去。
上面赫然写着宋远:东城街交道口街道办事处治保委副主任、压水井设备发明人。
一时间整个市里有心的人都注意到了宋远的名字。
接着宋远就接到了市里的借调通知,到市里协助开展压水井的普及与培训工作,为期三个月。
刘大姐毫不犹豫的放人,这对于宋远是个好机会。
在更高一级的平台上,宋远可以认识许多人,扩展自己的人脉。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宋远就和市里的同志一起投入到推广压水井的工作之中。
刘大姐不负众望,打着宋远娘家人的旗号成功的从市里要来了五千套压水井的生产任务,让街道办的五金厂忙了一个冬天。
有了钱也有了市里物资局给调配的各项物资,五金厂好好的升级了一番,不但买了些新设备还成功的从二三十人的小厂升级为了百人大厂,乐的李厂长天天喊着要请宋远吃饭。
宋远在市里主要就是带人下乡打井、安装,工作上没什么难度但身体上是真累。
天天坐在这年代的老式卡车上满北京城跑,风吹日晒的让宋远黑了几分,整个人也消瘦了一些。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的了十一月初天气实在太冷不适合打井了为止,市里面才把宋远放回了交道口。
这些天宋远也没白忙活,市里认识了不少人不说,很多乡一级的领导也都熟悉了。
在装了数百个压水井以后,上面看到反馈回来的效果确实好,不但京城报社出动了、就连刚建好的京城电视台都来采访了一番。
作为发明者自然少不了对宋远的采访,宋远还是那套感谢组织给了机会、自己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工作的高觉悟回答,让从上到下参与这件事的每个人都挺满意。
上了报纸以后市里的青年组织也接到了市里的命令,来采访记录了宋远的事迹,随后面向全市年轻人发出了向热爱学习、勇于发明的优秀年轻人宋远同志学习的号召。
这是市里主要领导之前说的话带来的影响,一时间宋远是名声大噪。
市里放(本章未完,请翻页)